“意译”是中国翻译文学中的另一种基本的翻译方法。它往往和“直译”对举。梁启超、范文澜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的佛经翻译中,就已经形成了直译和意译两派。在我国,早在古代的佛经翻译中,直译意译之争就初见端倪。译经大师支谦采用“因循本旨,不加文饰”的翻译方法,而道安主张一字一句的直译:“案本而传,不令有损文字,时改倒句。”稍后鸠摩罗什则提倡“依实出华”和“曲从方言”,则含有“意译”的意思。梁启超在他的《翻译文学与佛典》中也敏锐地发现:“翻译文体之问题,则直译意译之得失,实为焦点。”但这两个词最早见于晚清,古代佛经翻译家们并没有“直译”、“意译”的概念,而只是借用了“文”和“质”这一古代文论中的常用概念,而且主要是从译文的文风角度看问题的。
什么是“直译”?什么是“意译”?相信谁都可以顾名思义地大致领会其意思,但要给它们下一个确切的定义则十分困难。而且由于直译意译两者互为依存,对立统一,所以给意译下定义,必然依赖于给“直译”所下的定义。反之亦然。
从翻译文学史上看,人们对意译和直译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是逐渐深化的。晚清时代梁启超所说的“译意不译词”中的“译意”其意思就是“意译”。但那时人们还分不清楚“意译”与“窜译”的区别。他们所说的“译意”或“意译”就是指对原作随意加以增删改动的窜译,正如把“直译”也理解为逐字对译一样。实际上,翻译界一直有许多人对“意译”和“直译”做了这种理解。有人认为翻译的基本方法只有两种,那就是“直译”与“意译”。这样一来,就自然地把“窜译”包含在了“意译”中,同时也把逐字硬译包含在“直译”中了。这样做对科学地区分翻译方法是不利的。应该说,“窜译”是“意译”的极端,而逐字硬译是“直译”的极端;但“窜译”是以不尊重原作为前提的,不尊重原作首先就是既不尊重原作的“形”与“词”,也不会尊重原作的“意”,其结果就不可能准确地译出原作的“意”,因此不能称之为“意译”。“逐字译”是以拘泥原作的字词顺序与外在形式为特征的,但中文与外文的结构和语言特点各不相同,不顾中文与外文的这种差别而一味逐字硬译,其结果是缘木求鱼,求“直”不得反得“曲”,将原本通顺的外文译成了文理不通的中文,何“直”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