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方以智的善恶论中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善”,即“有善恶对待之善,有不落善恶之善”。其中“不落善恶之善”就是先天性体之至善,而“善恶对待之善”则是后天与“恶”相对的“善”。这两种善并非分别指向两种性,其实只是一性之两面说而已。“不落善恶之善”是极言其体,绝对的性体本身是无相的,不可以相对的善或恶状之,故曰“至善”。按照“源善流恶,至善在善恶中”的说法,性之“至善”会流于后天的相对善与恶,并通过后天的善恶表现出来。“善恶对待之善”亦当指性而言,只不过不是指本体自己,而是本体之表现。方以智论性善的另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就是:他不以《孟子》的“四端之心”来说性善,而是依据《中庸》、《易传》、《诗》等,如“於穆不已,无声无臭,未发之中,称之为善”即是。
(一)“无善无恶乃至善”与“性与善非二也”
在理学传统中,无论理学家的思想如何分歧,孟子的性善论是所有理学家所共许的。在儒释道三教交融日益密切的明清之际,思想家是否坚持性善论的基本立场,成为分判其思想归宗的关键所在。方以智对“至善”的界说,既有阳明的“无善无恶心之体”之义,又有回归北宋诸儒(尤其是程明道)由《周易》和《中庸》为入路、紧扣“天命之谓性”与“继善成性”来论性善的思想特征。他基于“一在二中”、“体在用中”所提出的“至善在善恶中”的说法,又显示出独特的个性特色。
先看方以智如何论性善的,他说:
新建曰:“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或驳之,非也。无善恶可言者,善至矣。京山曰:“继善成性,非有次第先后也,强分疏之示人耳!”性与善非二也,犹乎理也:於穆不已,无声无臭,未发之中,称之为善可也;无者善之长,曰明善,曰止至善,皆性也。善之浑然即无,无之粹然即善。空中之色,色可无,空可无乎?至善岂有对待乎?言本体者,犹言本色也。本色者,素也;染画加彩,彩不加者,其地也,留其素而已。谓本体为善,犹本色为素也。龙溪专主四无,学单提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