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不孤悬,性非寂寞之体,“有一必有二”,当“一”代表先天至善时,“二”就是后天相对的善与恶;当“一”为“性”时,“二”就是“情”。也就是说,“情”是由“性”所发生。反之,则“离二无一”,无迹、无相的性须藉情以显,方以智说:
“情”由性地发生,东方之色青,丹生于土,故因其声;性因情显,犹火附木生也。[1]
如何理解“情由性发”?方以智在这里以生“色”来说明这种生意。不管他所说“东方之色青,丹生于土,故因其声”是否合理,但可以明显地看出他是依附孟子“其生色也”来说情由性之所发。孟子曰:“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孟子·尽心上》)其中“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就是心之发、性之用,亦为性之呈现。用方以智的话来说,情由性所发生,是性之必然,如“决江河”之妙,他说:“摹写若决江河、确不可拔之潜体妙湛,可谓极致丹青手矣。”[2]儒家建立性体,就在由性体引发道德行为之用,由生的力量定一道德行为方向;有此体必然有此用,有此用则可显此体,即“一不住一,而二即一者也”。
以体用言,这种“情由性发、性因情显”的性情关系,就是“于体处见用,而后知全用是体也”,他说:“孔子独于亢龙称两圣人,而子思举遁世以赞圣者之能,正唤醒人于体处见用,而后知全用是体也。子思真神于读《易》,透悟乃祖《杂卦传》结尾颠倒《夬》、《过》之旨者乎!”[3]依《中庸》、《易传》所言天道、性、神,“体”乃是道德创造之实体。体生万物且流行于其所创生者中,万物皆由此贯体“於穆不已”地创生和妙用,亦皆由此体所成就。所谓“于体处见用,而后知全用是体也”者,就体言,仁体、性体无所不在,而创生妙运一切事,这就是“碎其体以与之同处者也”[4]或“仁贯全树”,此之谓“于体处见用”;就用言,则全部实事皆是体之神用之所呈现,这就是方以智所说的“全树全仁”或“九十九万毛窍皆太极也”,此之谓“全用是体”。由此体用圆融关系即可言称体致用、即用见体。就性与情言,即是“情由性发、性因情显”。《易传》所谓“显诸仁,藏诸用”即此义。“显诸仁”是言道体显于仁,由仁心、仁德证验道之实;“藏诸用”是言道体藏于用中,而亦可即用以显。《中庸》所谓“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亦包含这种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