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方以智的思想归宗,他本人的说法显然是重要的参考标准。然其说不一,总结起来大致可归为两种:第一,就是“烹三炮五吞一味”、“万法惟易足统之”的百家(或三教)归《易》论;第二,就是“提心宗而百家之理皆归一”之说。以上说法都含“坐集千古之智”与“鞭笞百家”之意,区别就在于对《易》的认识与理解,如果以“太极”为仁心,立体致用,藉《易》阐发体用不二的原则,则亦契于阳明心学;如果是“因邵、蔡为嚆矢,征河、洛之通符”之《易》,其学旨就不同于心学。所以,我们依他本人所言,将其学思所宗归于以上两种的做法,应该不算错。
第一种说法,即“三教归易”,可以说是他一生最大的愿望,这也是他反复强调的一种学术旨趣。入佛前,他在《又寄尔公书》中说:“以五年毕词赋之壇拈,以十年建功于朝,再以十五年穷经论史,考究古今,年五十则专心学《易》。少所受王虚舟先生河洛象数,当推明之,以终天年,人生足矣。”[1]早年,他在《物理小识·总论》中亦云:“智每因邵、蔡为嚆矢,征河、洛之通符。”[2]及披缁为僧之后,他在《东西均》中提出欲以“全均”统“众均”,其统之根基亦是《易》。《象环寤记》云:“吾故望有知其全者以疗教,则必集大成以为主,非可平分也。溯其原同,则归于《易》耳。”[3]诸如此类的话,在其诗文杂记中还有很多。相对而言,第二种归宗于心的说法,却很少见。据笔者所及,仅在《东西均·象数》中出现过一次,他说:“提心宗而百家之理皆归一矣。执心与理之二名相确,而不知可一、可二、可万者,此镌其方便之药语,而不肯参伍天地人之象数也。”[4]并且,就在此一语中亦有“象数”在其间。除此之外,他还斥责陆象山“六经注我”的心学思想,他说:“象山、慈湖当证心于象数,注我自得矣,独不念六经贱而私心横耶?”[5]可见,与“归《易》”说相较,单从字面上来看,“归心”之说显得微不足道,所以,此说遂完全被后人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