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万万不可“泥于迹”以定密之之学,既不能以其入佛之行迹,而认之为佛,亦不能因“真如”、“般若”、“空”、“无”等字迹而以其为佛或老庄,更不能以“智每因邵、蔡为嚆矢”之言迹而信其为象数学。同理,我们不能以其有“所以”、“学”等范畴就以为是朱子学。我们知道,方以智所采用的范畴都是经过他“炮制”、“烹饪”过的,其内涵别有新义。为了防止执一家之言,即使有与前人相同意义者,他也另立新词以别之,如“公心”其实就是孟子的“大体”、张载的“天心”、陆九渊的“本心”、阳明的“良知”。这是他“圜三化四,不居一名”的个性特色与学术主张。所以,欲究其学,须通其大旨,于其言外悟其心,不可寻章摘句。
透过方以智著述的用语层面,本著通过对其心性论思想的全面探讨,笔者认为方以智中晚年所论,客观上本《易》讲於穆不已之天道、太极、贯几、公性等,主观上本《论》、《孟》谈仁、公心、潜体、率性等,以“人心即天”著明天人合一、心性一体,自《易》渗透《论》、《孟》,使之一贯无碍而互相发明,其思想亦因此而圆满。以此窥其学,则为牟宗三所言“纵贯系统”。如果就方以智的学术使命而论,则是以《周易》为本,接续阳明心学,补其缺憾,另有以易理会通三教之意。如果单从理学学术史的自身发展脉络来看,方以智的体用论、心性论又有回归北宋诸儒由《周易》和《中庸》为入路的学术特点。程明道“以觉训仁”、“至善无对”、“性无内外”、“廓然大公,物来而顺应”和“天人一本”的思想,以及张载“一故神,二故化”观点,都是方氏学旨的重要思想资源。另外,其“无知”、“无心”、“无意”、“无物”之说,显然亦深受王龙溪“四无”说的影响。以上诸元素并非扞格不融,因为程明道、王阳明、王龙溪本来就是一系[27]。这个结论既合其“提心宗而百家之理皆归一”之论,又不与施闰章“易理”说、黄宗羲的“言河洛之数,另出外意”说相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