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方以智心性论研究

一、天道之诸异名

字体:16+-

方以智认为天道不可正言,他说:“孔子没后,有漆雕开之儒,有子张氏之儒,有子夏氏之儒。独子贡叹‘性与天道不可得闻’,始知反闻之妙;竟尔庐墓六年,不知下落。孟子作七篇,后亦杳然不知踪迹。俊哉翻身去,千岩万壑无寻处。”[3]他认为子贡所言“性与天道不可得闻”是指性与天道不可正言,但却有“反闻”天道之妙处。所以,他以为庄子的“无端崖之言”恰是表明先儒的性与天道,如他说:“庄子实尊六经,而悲一曲众技,不见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故以无端崖之言言之,其意岂不在化迹哉?”[4]庄子尊六经不一定是事实,但方以智以此来说明自己的“无端崖之言”乃是尊崇六经,却是事实。同时,这也说明了天道难以表诠,以及须以“无端崖之言”诠释孔颜之道的必要性。尽管如此,为了说理之便,下文在探讨天道诸多异名及其内涵时,仍然主要摘其正言为据。

方著中诸多天道异名,皆从不同侧面揭示了“於穆不已之天”之特质。其中,主要有几、所以然者、至理、时中、太极、大一、至一、神、绝待、真常,等等。方以智以为天道“其圆如珠”[5],难以理会,如果以分解的方式来解读天道,就是有所“执”,这本身就不合其心。依其意,我们只能从他的“无端崖之言”中“会者妙会”[6]。另外,方以智常将这些天道的诸多异名浑全地放在一起说,故将它们分开也显得不甚合理。为了研究的方便,暂且如此。

(一)贯几

“质测即藏通几”是方以智(尤其他是入佛前)的重要哲学命题,“通几”几乎成为他的标志性哲学范畴。但“贯几”比“通几”更能体现“於穆不已”的天道特性,原因有二:首先,方以智早年喜言“通几”,而晚年多言“贯几”,笔者多取其晚年思想立论。其次,因为“会通”、“通变”、“通类”是方以智早年著作用语,每言及“通”,读者自然会联想起“会通”、“通变”等诸说,而此“通”皆为主体人的行为,为了避免与“寂感之几”、“大造之主”之“通”相混淆,故取“贯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