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格罗申在19世纪初的维也纳代表什么?邮寄一封信件?买半个面包?还是其他什么?有记载表明,一个短工在每天挣到的工资,大概是五个格罗申。让我们来看看贝多芬的生活。虽然有很多贵族资助,但是贝多芬在维也纳最初的日子里还是显得非常拮据。他住在一个地下室里,除了乐器和几样简陋的家具外,屋子里再无其他。贝多芬每天以做家庭教师、创作乐曲卖给出版商维持。与世隔绝显然不是办法,他设法与音乐家、社会名流交往,于是不得不置办几套像样的衣服,并在社交方面花费一些。在贝多芬故居的一个笔记本里,穷困的作曲家曾经记有这么一笔“25个格罗申,为自己和海顿买咖啡”。他每花一个格罗申都要掂量一下。
贝多芬去世后,人们在他家中的书桌里发现了一首《G大调回旋曲随想曲》(Op.129)的手稿。这是一部快速而动机简单、性格鲜明的回旋曲,乐谱纸上字迹纷乱,而且结尾处只留下几个音符,作品并没有完成。在作品的最上方,用铅笔写着“丢失一个格罗申的愤怒”的字样,显然,与通常的字迹比较,给作品取名字的人并不是贝多芬,对这个名字到底是贝多芬授意过的,抑或作曲家本人所起都一无所知。奥地利的另一位钢琴家,安东·迪亚贝利买下这份手稿,并将作品进行了一些修改和完善,把后面没有写完的部分填补齐全。最后,一部幻想曲风格的回旋曲误打误撞地成为了贝多芬最精炼的小品之一。
这部小品写成的真正原因,也许除了贝多芬本人,不会再有人知晓了。但是,他的名字《丢失一分钱的愤怒》(现在一般直接将格罗申译为“一分钱”)却并不像那些后来被出版商强加命名的作品一样惹人反感。曲中的愤怒并不是愤怒,就连说是气愤也不能算得贴切。快速的音群为听者展现出了滑稽的场面:流浪汉在忙乱中追逐掉落在马路上的钱币,那钱币向前滚动,滴溜溜地最后落进了排水沟中。流浪汉摘下头上的帽子,愤怒地跺脚,将帽子摔在地上。这个场景犹如电影回放,反复而离奇。作曲家的目的何在?他究竟是在观察别人,还是在打趣自己?谁又能否认贝多芬本人就是那名倒霉的流浪汉?虽然是快速的,但是乐曲并不欢快,只有无奈和自我嘲弄,幽默又冷峻。又有几个人能在窘境中取笑自己,写一部带有黑色喜剧效果的作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