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钢琴欣赏十八讲

第七讲 缪斯还是魔鬼——贝多芬(下)

字体:16+-

一、也无风雨也无晴——《C小调32首变奏曲》

贝多芬《C小调32首变奏曲》(woO80)创作于贝多芬的中年时期。该曲的主题凝练短小,开始的动机是节奏鲜明的附点节奏,整个主题乃至全曲的乐思皆围绕这一核心展开。在主题中,上声部以快速的音阶向上冲击,连续模进,而低声部的和弦根音却以半音下行,在这一进一退的变化中,戏剧化的感情效果喷薄而出。在创作这部作品的1806年,贝多芬早已知道了自己的耳聋无法医治,他写下《海利根施塔特遗嘱》,而在遭遇逼仄的时候,他的作品依旧炽热。

著名钢琴大师安妮·菲舍尔、佩拉夏、古尔德、霍洛维茨、吉列尔斯等都录过这部作品。虽然与奏鸣曲比起来,它并不够宏大,但是作品本身发挥了德国作曲家以曲式严谨,结构宏观之美著称的优势。它的动人不在于精美的旋律和绚丽的华彩,而在于“吾将囊括大块,浩然与溟涬同科”的气质;它并没有采用繁复艰深的技术,但是却以真挚、热烈的情感,描摹了瞬间的绵绵蜜意与不可抑制的孤独复杂,体现出多样的变奏性格。总之,《C小调32首变奏曲》不能简单地被看作为一部为创作而创作的单纯变奏,它也不同于《悲怆》、《热情》,不是横眉冷对的誓词或者战斗者的号角,而是始终未脱出口的一段复杂的心理变化。

古尔德在1966年的演奏录像相当精彩,虽然仍有人会认为他过分夸张,但是这位生性内向腼腆的钢琴演奏大师却绝不会将这部作品弹得寡淡。主题和32个变奏丝丝入扣,展现出作曲家心底爱恨、孤独、思索、甜蜜的纠缠。

前三个变奏中,一种对比与抗衡的力量就已经被凸显出来。典型的贝多芬式的气氛在音乐开始时就笼罩了整部作品。16分音符构成的音群在右手、左手、双手中相继出现,像是两支力量的汇集与融合。虽然是这样,但贝多芬仍然在谱面标记中提示强弱始终如一,甚至收尾时依旧保持。三个变奏都不甚明亮,带有压抑、不安的感觉,这其中暗喻着急流涌动,积蓄、凝集力量,期待着爆发的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