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发展到肖邦的时代,“夜曲”已经不再是人们陌生的音乐体裁,爱尔兰作曲家菲尔德首创了“夜曲”,他采用平静的和弦伴奏下的优美旋律表现夜的幽静和梦幻的情调。每当夜晚升起灯火时,夜曲的旋律就会飘然而出,成为宁静之夜的点缀。
作为钢琴诗人,肖邦最喜爱的体裁之一就是夜曲。夜曲也成为肖邦在音乐创作中所有浪漫主义精神的载体。肖邦继承了这种形式,又极大地发展、创新了这种形式,他所创造的音乐意境可以说在整个浪漫主义音乐时期,乃至整个西方音乐史中独一无二。
肖邦一生创作了20首“夜曲”,其中18首在生前出版,作曲家逝世后,人们发现了两首未出版的遗作。精于旋律的肖邦,从华沙的年轻时期就钟情于平静、自然、充满情感因素而又显得超然无我的音乐。从1830年到1849年,他始终没有放弃夜曲的创作,直至生命的最后阶段。
无论是从容、沉稳还是激动、热情,夜的宁静总会让气氛显得孤独。肖邦虽然一生成就声名,有轰轰烈烈的爱情,也有尊敬和爱他的朋友,但他却是孤独的人。肖邦享受这种寂寞,它给他痛苦,同时也给他灵感。肖邦的气质在夜曲中尽情释放,在所有声音都安静下来之后,肖邦内心升起的寂寞世界便和夜色融为一体。
早期的夜曲在年轻肖邦的记忆中是菲尔德手指下沙龙中伤感的情调。那时候,他的作品也受到前人的影响,显示出华丽、喜爱装饰的特点。随着创作的逐渐成熟,肖邦开始研究莫扎特、贝多芬的作品,从他们的慢板乐章的结构中受到极大的启发,于是,夜曲的轮廓也跟着发生变化。除此之外,肖邦对意大利歌剧的热爱也在夜曲的旋律创作中表露无余。歌剧咏叹调中的华美旋律让肖邦陶醉,他在钢琴上力争重现这种旋律,于是,有人称肖邦的夜曲是“钢琴上的bela can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