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现在,普罗科菲耶夫的很多钢琴作品还被认为是钢琴家与钢琴的搏斗。在黑白键盘上,猛烈的敲击与不和谐的和弦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曲家的个性在其中鲜明地表现出来,因此,人们也将特立独行、标新立异的标签与普罗科菲耶夫的名字联系在一起。
普罗科菲耶夫的创作可以追溯到他的童年时代。那时,稚气未脱的小品就已经显示出他独到的作曲天赋。他曾经将母亲演奏钢琴时的一段旋律记录了下来,用自己的理解加入一些元素,随后写在纸上,并标注了《印度加洛普舞曲》。随后,他将这部作品煞有介事地改了数遍,最后清晰地誊写在一张新五线谱纸上,用袋子把它封好,并用金粉写了几个大字“作曲:谢尔约申科·普罗科菲耶夫”。据说,这个袋子一直伴随普罗科菲耶夫,与他一起离开苏联前往巴黎。
普罗科菲耶夫较早期的创作仍以传统化的浪漫小品为主,但是生性喜欢“走自己的路”的普罗科菲耶夫逐渐不满足于这样的作品,从结构主义到抒情的散文化音乐,青年时代的他不断尝试,又不断否定自我,寻找重生。在圣彼得堡音乐学院中,普罗科菲耶夫跟随里姆斯基-科萨柯夫、格拉祖诺夫等当时著名作曲家学习作曲。深受这些作曲家现实主义作风的影响,柔弱伤感的艺术风格和习惯性的美感标准对于普罗科菲耶夫来说是矫情而滑稽的。他在“历史上的先锋运动”的影响下,追求刚健有力、对比强烈的艺术效果。写于1913年的《G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就是普罗科菲耶夫作为一名热血青年踌躇满志的缩影。
《G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带有普罗科菲耶夫的典型性格,迸发着节奏的力量,充满活力、热情。作品富于奇思异趣,在调性上也是极尽想象力,运用不同调式的丰富色彩将和声效果大胆扩展,其中蕴涵的音乐风气焕然一新。这部协奏曲的首演由作者亲自担任,一石激起千层浪,评论界甚至出现了对这位年轻作曲家看法上的冰火对峙,有评论家认为普罗科菲耶夫根本不懂作曲技法,只是在钢琴上胡乱弹奏出刺耳的音乐,而另一部分人却对这部作品大加褒扬,认为它是反传统的杰出代表。《第二钢琴协奏曲》在创作首演之后,曾一度消失,有人说原因是原谱丢失,所以这部作品没有再次出现在舞台上。直到1923年普罗科菲耶再次凭记忆整理该部作品,并将其出版,《第二钢琴协奏曲》才重新闪耀光辉,尖刻的谩骂与赞叹一直伴随这部作品长达30年。最终,时间褪去了所有争论,这部被称为“持续地敲击不和谐和弦”的钢琴作品,最终以崭新的音乐语言征服世人,成为世界乐坛常演不衰的传世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