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哲理文学无论是在艺术性还是在思想性上都达到了较高的境界,在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中三篇较著名的作品为《咏受难的正直人的诗》、《巴比伦的神正论》和《主人与奴隶的悲观谈话》。
一、《咏受难的正直人的诗》
这部长篇宗教—哲理文学作品又称《我称赞智慧之神[30]》(Ludlul Bel Nēmeqi)[31],最初可能由四块泥板组成,其中第一块泥板的开头与结尾已遗失,第二块保存完好,第三块保存下大部分。一般认为第四块泥板由许多来自亚述城的残片拼凑而成,但也有学者认为这些拼凑而成的残片不属于这部作品。[32]这部作品创作于加喜特王朝时期,这从其内容也可以判断出来。其内容讲的是一位贵族叙述他自己如何遭遇各种苦难,所有的神都抛弃他,最后又如何被马尔都克神恢复健康和财富。这部作品的主题围绕着“苦难”展开,它告诉人们无论遭到怎样的不公正对待,受害者唯一行之有效的办法是不停地称赞和美化其神,反复地在它面前哭诉和哀求,直到它改变态度为止。这部作品由于其主题涉及的是世界宗教和文学史上著名的既古老又现实的所谓“苦难”问题,因此被一些学者称为最早的《约伯记》。诚然,《咏受难的正直人的诗》在规模、思想深度和艺术表现手法上都不能与《圣经》中的《约伯记》相提并论,但正如S.N.克莱默教授所中肯地指出的,“其重要的意义在于,它代表了人类关于人类苦难这一古老而现实问题的最早记录”[33]。
根据前三块泥板判断,《咏受难的正直人的诗》在结构上由下列几部分组成:
第一,简短的介绍或称前言,可能是劝告人们要尊敬和称赞自己的神,遗憾的是,这部分内容未能保存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