谚语与格言是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智慧文学的重要形式之一。在此之前,先是希伯来人,后是古埃及人享有人类最早的谚语和格言创作者的美誉,但随着苏美尔—巴比伦文学的重见天日,这一桂冠很自然地就落在了苏美尔人和巴比伦人的头上。苏美尔人的大部分谚语和格言集——即使不是全部,要早于古埃及人几个世纪。现存的苏美尔—巴比伦谚语和格言集有相当一部分是用双语言刻写的,即以苏美尔文刻写,字里行间附有阿卡德文的翻译;也有一些是只用巴比伦方言刻写的。刻写的时期有的是公元前1000年代,有的则在公元前第二千纪初。但许多谚语和格言在成文以前,肯定早已在口头文学中存在很长时间了。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的谚语和格言的基本特征是,其内容所涉及的主题范围非常广泛。一般说来,一个民族的谚语和格言的产生和形成是以该民族的文化背景、社会环境和民族习性等诸多因素为基础的,是他们对长期的生产和生活经验的高度和精辟的总结和概括,因此它们反过来也必须能如实地折射出该民族在一定历史时期或社会发展阶段的文化特征,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日常生活习俗等方方面面的内容。苏美尔人和巴比伦人的谚语和格言也同样如此。苏美尔—巴比伦的谚语和格言之内容或所反映的主题思想大体可概括如下。
第一,有大量的谚语和格言是反映穷人和富人生活的,它们已经反映出社会等级差别的意识,例如:
有钱人可能很快乐,
有大麦之人可能同样很快乐,
但一无所有之人可能高枕无忧。
这段文字一方面反映出富人过着享乐的生活,却要常常担心其财产被盗或遭抢劫,受此煎熬可能夜不成眠;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穷人虽一无所有,却也有其独特的享受,即可以安心地进入梦乡。但这种诙谐的谚语的背后,无疑也隐藏着穷人的无奈。下面这组格言生动地反映出了穷人的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