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锡尼文明一般是指公元前1600—前1200年期间南希腊的迈锡尼、提林斯、派罗斯等地的青铜文明。随着约公元前14世纪初克里特文明的衰落,爱琴文明的中心便由克里特岛转向希腊大陆南部的迈锡尼。迈锡尼文明成为古希腊青铜时代晚期文明的代表。
一、“希腊底”文明
迈锡尼文明是新石器时代以来希腊大陆社会历史发展的结果[1]。同时,作为后进的文明,迈锡尼文明也受到更先进的古埃及文明,特别是克里特文明的很大影响。
早期“希腊底”文明 希腊半岛的青铜文明得名于“希腊斯”,又被称为“希腊底文明”(Helladic Civilization)。与基克拉底文化和克里特文明相比,希腊底文明起步较晚,相对落后。大约公元前2600年左右,希腊的中部和南部地区才开始进入早期青铜时代(即早期希腊底,包括早期希腊底一、二、三期);而北希腊的马其顿和色萨利等地,由于被一支从多瑙河流域南下的操希腊语的印欧人所侵占,仍旧保持着新石器时代的社会文化生活,直至约公元前30世纪末,才蹒跚地迈入早期青铜时代的门槛。
早期青铜时代,农业氏族公社仍然是希腊大陆上基本的社会组织形式。人们开始使用铜制的匕首、凿子等武器和工具,青铜直到早期希腊底的晚期才出现。居民点多分布在希腊半岛的中部和南部,如中希腊的底比斯、奥科美纳斯、欧特里西斯、勒夫坎地(Lefkandi)、阿斯克塔里奥、阿伊奥斯-科斯马斯等地,以及南希腊的祖格里斯、提林斯、列尔纳、伊利斯、阿伊奥斯-德米特里奥斯、阿科维提卡、弗德科里亚等地[2]。考古学家在以上地区均发现了早期青铜时代的遗址。
在早期希腊底一期(约公元前2600—前2500年),希腊大陆上的社会发展相对平缓。居民的房屋一般呈圆形或半圆的马蹄形,建筑在石基之上,面积不大,极少设防。早期希腊底二期(约公元前2500—前2200年)以后,希腊大陆获得了较快发展,像同时期的克里特岛一样,也出现了一些类似“宫殿”的较大型建筑。如列尔纳著名的“瓦房”(因瓦片屋顶而得名),长25米,宽12米,呈长方形,内部有多间房屋,外部有走廊,四面均有入口,可以通往走廊和房间。“瓦房”建在石基之上,墙壁则用一米多厚的泥砖垒砌而成,而且经过灰泥粉刷。在中心聚居点的周围,还有双层围墙环绕,并设有塔楼。另外比较著名的还有提林斯的圆形建筑,也建在石基上,周长达88米。据测算,其高度约有26米,支撑墙的厚度可达4.7米[3]。关于这类较大型建筑的性质与功用,目前尚难以确定,它们可能是氏族首领的私人居所或地方的行政中心,也可能作为公共建筑,召开氏族会议或举行祭祀仪式,或者是集体的粮仓。不管怎样,这些规模较大的“宫殿”和围墙的修建工程,非一家一户所能单独完成,说明在当时的氏族社会中,可能已经形成了某种相对集中的公共权力[4]。早期希腊底三期(约公元前2200—2000年),希腊大陆上开始出现一种带有长方形大厅的长型房屋,或设有门廊,开了晚期希腊底时期迈锡尼式建筑的先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