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代中国文明 (上卷)

第二节 生产的进步与城市和商业的繁荣

字体:16+-

铁器时代的到来,为生产的进步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农产量大幅度提高,人口也随之快速增长,城市得到了扩展,商业呈现出繁荣的景象。这一切使战国时代的中国成为古代世界上少有的自由、繁荣的社会。所有这一切,为随后的国家统一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一、农业生产

战国时代,由于耕战形势所迫,各诸侯国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纷纷制定重农的政策和法规;儒家、墨家、法家都提出了重农的主张和策略。还有一些学者强调农业的重要,他们对农业生产做了系统的研究,他们的作品,如《神农》和《野老》等,被汉朝的目录学家归入农家著作之林,可惜,这些著作已经失传。今本《吕氏春秋》中的《上农》、《任地》、《辩土》、《审时》等篇也保留了这派的思想。在这些著作中,有关于土壤、农时、栽培技术、耕耨技术、优良品种的知识。所有这一切,为农业生产的进步提供了有利的发展空间。在这个条件下,农业以及与农业密切相关的生产领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一)水利兴修的成就

古代中国以农立国,农业发展离不开水利。防止和减轻水患,兴修水利,是历代统治者必须关注的大问题。战国时代同样如此。

第一,修筑堤防。春秋时期,黄河、济水等一些大河已经修筑了堤防,黄河经过东周统治中心区域一带叫作“堤上”的堤防(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南);济水旁有“防门”堤防(今山东省平阴县东北),在齐国境内。战国时期,堤防的规模更大。齐国在距黄河25里处修筑了一条长堤防,下游南岸有了堤坝,黄河泛滥时水位自然就抬高了。这样,洪水从上游开始便冲向赵国和魏国。于是,魏国和赵国也在距黄河25里处修筑长堤。此后,黄河两岸50里宽阔地带洪水时而冲积,洪水去后,民人耕种,若日久无害,便修建房屋,形成聚落,大水来时,又被湮没,便又修堤防来自救。这样的堤防虽有以邻为壑的用意,但对于本国来说,有利于农业生产则是毋庸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