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代中国文明 (上卷)

第十二章 走向一统

字体:16+-

公元前453年,晋国的赵氏联合魏、韩二家攻灭强大的知伯,三分其地,号称“三晋”,跻身大国的行列;晋国则只留下绛(故址在今山西省翼城县境)、曲沃(今山西省曲沃县),反倒成为三晋的附庸。这时虽然仍是诸侯林立,但数量已不如从前那样多了,一等大国有齐、楚、燕、秦、赵、魏、韩、越等;二等国则有宋、鲁、郑、卫、莒、邹、杞、蔡、郯、任、滕、薛、曾等。周天子名义上还是天下共主,实际已沦落为小国。在这些华夏和华夏化的诸侯国之间和之外,仍然活跃着蛮夷戎狄的诸国,外围的有东北的肃慎、东胡,北方的匈奴、楼烦、林胡,西南的夜郎、且兰、滇、昆明,东南的瓯越、闽越,南方的南越;肘腋的有东部的淮夷,西南的蜀、巴,北部的中山、义渠、大荔、绵诸等。其中,中山国地近中原,在今河北省中西部一带,春秋时称鲜虞,原来为白狄族,战国时期曾利用大国之间的矛盾而求生存,曾经灭而复生,创造了灿烂的中山文明。

图12.1 建鼓铜座.战国早期。1978年湖北省随县(今随州市)出土。湖北省博物馆藏

与春秋时期显著不同,战国时期列国间展开了殊死的搏斗,这时的战争已不再是“尊王攘夷”和“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1],不再是游戏式的车战了,而是不择手段,置对方于死地,对失败者实施公开的吞并和灭绝。所谓战国,其要义不外乎如此。

之所以如此,是有原因的。周王室的地位和权威进一步下降,天子不但形同虚设,而且成为吞并的对象之一;诸侯纷纷称王,事实上取消了周天子的共主地位。这还不算,秦国和齐国甚至还曾相互称帝,居然与天神比肩,非要打到只剩下一个最高统治者不可。总之,走向一统已然成为这个时期历史前进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