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代中国文明 (上卷)

第二节 考古学中的夏文化

字体:16+-

根据文献记载,夏王朝的活动范围主要在今豫西、晋南一带。因此,学者们都注意从这一地带的新石器时代后期文化遗址中寻找夏文化。到目前为止,作为夏文化探讨对象的遗址,人们在豫西和晋南地区已发现上百处,经过重点发掘的有郑州洛达庙、偃师二里头、登封王城岗、夏县东下冯、临汝煤山、洛阳矬李等遗址。

20世纪60年代初期定名的二里头文化的发现和研究是夏代考古的重大收获。这个类型的文化遗存最初于1953年被发现于河南登封玉村,后来在豫西、晋南地区陆续有所发现,其中以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的文化内涵最丰富、最典型,遂以之命名。二里头文化分为2个类型,一是以山西夏县东下冯遗址为代表的“东下冯类型”;二是以二里头遗址为代表的“二里头类型”。在河南郑州、洛阳、临汝等地的二里头文化遗址中发现有多种文化层重叠的关系,即商代早期文化叠压在二里头文化之上,二里头文化又叠压在龙山文化之上。就时代发展顺序而言,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和商代之间即夏代,因此二里头文化确实是属于夏代的考古文化。二里头文化的碳14测年范围大约在公元前2395—前1625年,也符合学者据古文献记载推定的夏代纪年范围。

图2.2 白陶封口盉。夏代。河南博物院藏

位于河南偃师县的二里头遗址,是二里头文化最典型的遗址,二里头文化因之得名。二里头遗址于1959年开始被发掘,到20世纪80年代,学者们根据对这个文化的堆积层次和出土文物的分析,把它分为四期。在第一、二期,工具和武器主要还是石器、骨器等,极少出现铜器。在第三、四期,则出现了不少青铜器和各式精美玉器。还发现了大型宫殿建筑基址。

在属于三期的墓葬中发现不少青铜器和玉器。青铜器有爵、戈、镞、戚、刀、锥、鱼钩等。青铜器的制作技术属于早期阶段,造型简单、器壁较薄、质朴无文。二里头的青铜器应是本地生产的,遗址中还发现了铸铜的坩埚、陶范、铜渣等。玉器有钺、戈、璋、刀、琮、圭等,其中有制作极精的七孔玉刀和玉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