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言之,笔者在此所说的人类学本体论(anthropo-ontology),主要关注的是人类的存在形态(form of human being)及其存在质量(quality of human being)。这里所言的“存在”(being),涉及人类生命或生存意义上的性质及其追求,因此在现实意义上也可将人类的存在形态视为人类的生命形态,将其存在质量视为生活质量。当然,“生命”在这里具有本真特性和精神意味,关乎人在现实世界里如何安顿自身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感知与思想方式。若从美学角度看,这自然会涉及审美智慧。
有的西方学者认为,自黑格尔以来的现代哲学,已经用新的方式改变了我们所理解的知识根基。在维特根斯坦看来,知识根基不再是各种“命题”(proposition)或“意见”(opinion),而是“生命形态”(form of life)。[1]这与人所用来思考和交流的语言有关,也与人自身的存在形态和社会情境有关。应当看到,这个曾被黑格尔等哲学家视为绝对或无限精神的世界,最终竟然蜕变成一种偶然出现的动物恣意妄为的场所,这个动物实际上转化为人,创设了自己的自由王国,并将其当作新的发现。[2]事实上,这个自由王国,既是人之为人的产物,也是人之为人的场所。至于自由,则是人的“生命形态”的最高追求。参照康德的观点,自然向人生成,而人向自由生成,这是追求人生至福的过程。而这一过程,也正是人之为人的完善过程。在此过程中,人或人类可谓“一种独特的存在”(a unique sort of being),可谓“一种交融着生物过程与能力和文化过程与能力的混血儿或合成物”(a hybrid uniting biological and cultural processes and powers)。[3]
对于人这种“混血儿”,若从生物学角度来看,人在本质上属于自然存在(natural being)或肉身存在(physical being),通过物质手段来满足其生理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的自然属性及其存在形态或生命形态;若从文化史的角度看,人在本质上属于社会存在(social being)或精神存在(spiritual being),通过人文来造就人性、通过理智来满足其精神需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的社会属性及其存在形态或生命形态。若从整合论(holism)的角度来看,人在本质上是自然与社会、肉身与精神两种存在形态的混合物,要保障和提高其理想的存在形态或生命形态,既要满足其生理或外在需求,也要满足其精神或内在需求。但要看到,人在生理与精神两个向度上的存在形态,都是随着生存环境与文化转型进行适当调适和与时俱进的(go with the passage of 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