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批评,也可以叫作文化批判。但是,如果强调文化批评的政治想象力,不妨将文化批评的批判性作为一个单独的概念来使用。
“批判”既是文化批评的效果,也是文化批评的基础。也就是说,只有具备想象未来的能力,才会有批判的意识;而只有充分认识到当下社会的种种矛盾困境,才能建构批判的冲动;而只有坚守对于当下矛盾困境的政治想象,才能实现批判的使命。
在这样的前提下,文化批评的批判就不能仅仅是愤懑、怨咒、辱骂和角斗,也不应该陷入谴责、对抗、纠缠和解构,而是一种充满了对未来的召唤的批判,是一种努力从当下的社会问题发现蕴含着导向更好的未来的愿望,从而最终是一种暴露生活的根本性危机、理解社会发展的核心阻力和揭示新的可能性的批判。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文化批评的批判就必须建立在这样几种基本的想象力的基础之上:将一个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作为“寓言”或者说“症候”来使用的想象力,不妨称之为“辩证意象的想象力”;能够在简单的事物中发现复杂的社会运转过程的想象力,也就是米尔斯所说的“社会学的想像力”;最终,要具备抽象而简明地建构关于历史发展“神话”的想象力,命名为“乌托邦的想象力”好了。
对于辩证意象的想象力来说,文化批评应该同此前普通的社会批判和审美批评划清界限。文化批评致力于在文化艺术乃至社会现象间,发现内在的历史叙事危机,凭借强大的想象力,将一个简明的意象叙述为蕴含着矛盾和对立的冲突性意象。正如本雅明引用波德莱尔的话所说的那样:“一切对我都成为寓言”。[14]在这样的寓言中,一切可能性里面蕴含着颠覆和摧毁,在丝绒的光滑里,可以看到对于破碎的过去的留恋,在玻璃的透明中隐含着崩坏时刻的坍塌。本雅明这样说明这种意象的特点:“暧昧是辩证法的意象表现,是停顿时刻的辩证法法则。这种停顿是乌托邦,是辩证的意象,因此是梦幻意象。商品本身提供了这种意象:物品成了膜拜对象。拱廊也提供这种意象:拱廊既是房子,又是街巷。妓女也提供了这种意象:卖主和商品集于一身。”[15]在本雅明那里,资本主义文化的基本生产逻辑就蕴含着意象的想象力:商品通过新奇诉之于其消费者,而商品不过是且总是陈旧的剥夺的形式。于是,本雅明有能力通过巴黎林荫大道的建设想象对于革命者的警惕,在闲逛者那里想象知识分子寻找出卖自己机会的猥琐,也在辉煌的世界博览会中看到了特制品的统治力。甚至资产阶级的主人意识,统治一切的思想,本雅明也是在城市的“痕迹”这种意象中来想象和解读:“他们乐于不断地接受自己作为物品主人的印象。他们为拖鞋、怀表、毯子、雨伞等设计了罩子和容器。他们明显地偏爱天鹅绒和长绒线,用它们来保存所有触摸的痕迹。”[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