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恰慈在哈佛大厅升堂开讲诗歌大课,他看到本科学生席地而坐的爆棚景象,还听到不远处百老汇消防站传来呼啸的火警汽笛声。他一登上讲坛,就声情并茂地朗读阿诺德的“卡莉克勒斯之歌”:
哦,【阿波罗】,崇高的太阳神!不在这里
虚灵缥缈之处,是你合适的归宿。
……
语气高昂,修辞典雅。除此之外,瑞恰慈老师的开场白令全班震惊:他的话和课程描述、教学大纲无关。他向阿波罗献诗,就好像日神仍然活着。瑞恰慈躬身虔诚,信奉柏拉图的理型,在他看来阿波罗乃是永恒存在。他的开场白假设,如果能找到一间合适的教室的话,我们的教室就将成为阿波罗虚灵缥缈之地。但是,敝人不能过分渲染,瑞恰慈引诗开场,显然毫无反讽意味。
——海伦·雯德乐:《瑞恰慈在哈佛》
为了在年代上和谱系上让我们的论证逻辑更贴近于“哈佛核心课程”,揭示现代人文主义博雅教育的阿波罗境界坚定持久的传流及其互补的连续性,我们只需回顾瑞恰慈的教育哲学及其实践就可以了。人们不会忘记,瑞恰慈与蒂里亚德、福尔布斯等人一起,于20世纪20年代在剑桥发起了“英语学习的革命”。可是,他不仅是这场革命的工具,而且还是40年代后期哈佛“通识教育计划”七人委员会成员之一,对这项计划的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以至于协调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知识爆炸同博雅教育的关系。而《哈佛核心课程报告》认为,正是这项博雅教育计划,在60年代“课程扩散”之中,在学生反对越战运动时期,遭到了“侵蚀”。[52]不管其表面上是多么绚丽多彩,魅力四射,随后于1955年问世的《思辨之器》(Speculative Instruments)的毁灭效果将表明,正是一种与时俱进的阿诺德和白璧德的古典人文主义全景监视范型塑造了瑞恰慈的语言论与诗学,及其类似的大学理念与教学实践。[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