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此文开篇的引言,从某些方面而言,以上引文无论对于当时的中欧,还是遥远的中国,都具有现实意义。在德国,这些文字刊载不久,希特勒上台,人文精神在德国失去了栖身之所。中国的形势虽有所不同,但也是一片阴霾。在此之前,中国的一位哲学家(本文稍后将会提及)也发出警世恒言:“现在国民党所以大失人心,一半固然是因为政治上的设施不能满足人民的期望,一半却是因为思想的僵化不能吸引前进的思想界的同情。前进的思想界的同情完全失掉之日,便是国民党油干灯草尽之时。”[1]
这些言论,至少从国民党的角度来看,在1949年基本上成为事实。在此期间,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依次经历了东三省沦陷、五次“剿共”、抗日战争和内战惨败。在1933年至1945年,西欧、中欧和东欧都处于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
不过,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开头的引文并不完全准确。在这段黑暗的岁月中,欧洲哲学被尽可能地介绍到中国来,其范围之广、速度之快,着实令人感慨。自莱布尼兹到黑格尔[2]的欧洲哲学家都曾经从中国哲学中汲取养分,欧洲也以其群星闪耀的思想家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尼采、马克思、恩格斯、歌德和托尔斯泰等来回馈中国。[3]
尽管不像那些赫赫有名的欧洲思想家那样广为人知,斯宾诺莎(Spinoza,1632—1677)同样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关注。其实中国人对斯宾诺莎并不陌生。早在1902年,梁启超(1873—1929)就曾写过《斯宾诺莎学案》[4];孙中山也把他尊为达尔文的先驱者;斯宾诺莎还是“创造社”所有成员最喜爱的作家之一(参见创造社[5]成员郑伯奇[6]的相关文章)——至少对郭沫若(1892—1978)而言确凿无疑。他是通过歌德而接触到斯宾诺莎的哲学。他曾回忆说自己读过《斯宾诺莎伦理学》(Ethica)、《神学政治论》(Tractatus Theologico-Politicus)和《知性改进论》(Tractatus de Intellectus Emendatione),大概是“直接或间接阅读”了有关斯宾诺莎的相关书籍。[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