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风西韵:感受音乐之美

瓦格纳乐剧的先声——韦伯的浪漫主义大歌剧《欧丽安特》

字体:16+-

在德国浪漫主义音乐特别是德国浪漫主义歌剧的发展史上,韦伯(Carl Maria von Weber,1786—1826)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开拓者。作为德国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他在19世纪20年代创作的三部不同类型的德国浪漫主义歌剧《自由射手》(Der Freischütz)、《欧丽安特》(Euryanthe)和《奥伯龙》(Oberon),以其朴素生动的德国民间曲调、新颖的管弦乐配器和取自民间神话传说或带有强烈神秘色彩的骑士传奇故事,表现出鲜明的德国民族歌剧的特点,不仅使德国歌剧彻底摆脱了意大利歌剧和法国歌剧长期以来在德国的绝对统治和影响,开创了德国浪漫主义歌剧的先河,也为后来的瓦格纳乐剧奠定了基础。其中尤以《自由射手》和《欧丽安特》最为重要。

1817年,韦伯从捷克的布拉格搬到了德国萨克森州首府德累斯顿居住,并担任德累斯顿的德国歌剧院院长一职,一待就是十年,直到逝世。韦伯的这最后十年也是他音乐创作最为丰富的十年,是他创作生涯的巅峰时期。在这十年里,他创作出了最好的作品。除了广为人知的管弦乐《邀舞》和为钢琴与乐队而作的小协奏曲以及几首钢琴奏鸣曲外,韦伯最重要的创作就是《自由射手》、《欧丽安特》和《奥伯龙》这三部歌剧。在德累斯顿期间,韦伯受命创作有别于意大利歌剧的德国歌剧。当时,大红大紫、所向披靡的意大利作曲家罗西尼(Gioachino Rossini,1792—1868)的意大利歌剧已经征服了从维也纳到柏林的几乎整个欧洲的各主要城市,而古老的德累斯顿在当时的德国是一个比柏林、汉堡、法兰克福、斯图加特等大城市要相对保守落后一些的地方,加上这座城市里还有一个势头极盛的意大利歌剧院,专门上演意大利作曲家们的歌剧作品,因此在这种缺少浪漫主义土壤和本土文化情结的恶劣环境中,韦伯要想肩负起历史的重任,开创性地写出讲德语的本土歌剧,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可想而知。然而,就音乐创作的理想和倾向性而言,韦伯在骨子里就是浪漫主义的。早在1809—1818年间,韦伯就在报刊上发表了相当数量的音乐评论和诗歌,对当时的一些因循守旧的音乐现象进行鞭挞。这期间,他所有的音乐创作和评论文章都涉及浪漫主义,对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进行了深刻的阐述,表明了他的音乐创作理想。在这样的背景下,韦伯在1820年创作的歌剧《自由射手》(亦称《魔弹射手》)就成为了他在浪漫主义歌剧方面的第一个良好实践,用事实证明了德语唱词和德国的民间曲调同样可以完美地与歌剧这一发源于意大利的外来体裁相结合,并成为德国本民族歌剧艺术的经典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