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风西韵:感受音乐之美

借古讽今的现实主义力作——威尔第的三幕歌剧《弄臣》

字体:16+-

19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是威尔第歌剧创作的中期,也是佳作频出的成熟时期。在这个时期,威尔第写下了一系列不朽的歌剧杰作,直到1870年完成里程碑式的豪华大歌剧《阿依达》为止。他在50年代初按照法国大歌剧的传统,连续创作了三部让他扬名世界的意大利歌剧——《弄臣》、《游吟诗人》和《茶花女》,奠定了其在意大利歌剧史乃至欧洲歌剧史上的翘楚地位。《弄臣》(又译《黎哥莱托》,Rigoletto),是这三部歌剧中的第一部,完成于1851年,由意大利剧作家皮亚韦(Francesco Maria Piave)根据19世纪法国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维克多·雨果1832年写的散文诗体话剧《国王寻乐》(又译《逍遥王》,Le Roi s’amuse)改编而成。这是威尔第的第二部也是最后一部取材于雨果作品的歌剧。

1844年,威尔第根据雨果的同名话剧创作的歌剧《埃尔纳尼》(Ernani)大获成功,受到鼓舞的威尔第随后在众多可选择的歌剧题材中,再次选中了雨果的作品。这一次,他看上了在法国禁演的、不太受人关注的话剧《国王寻乐》。1849年9月,威尔第在准备《路易莎·米勒》在圣卡罗歌剧院的演出时,先是试探性地把这个计划介绍给了意大利剧作家卡马拉诺,当时两人正筹备演出。大约八个月以后,即1850年4月,威尔第打算与威尼斯的凤凰歌剧院签订一份合同,并将新歌剧的计划写信给了歌剧院的脚本作家、他上一部雨果歌剧《埃尔纳尼》的合作者皮亚韦。威尔第在信中写道:“我现在有创作另一部歌剧的想法,如果官方许可的话,它将是现代舞台上最伟大的戏剧之一。……它包括一个即使在所有时代所有国家的戏剧中都堪称最伟大的角色之一。它就是《国王寻乐》,那个角色是特里布莱……”

雨果的话剧《国王寻乐》以16世纪的法国宫廷为背景,对国王弗朗西斯一世(法译弗朗索瓦一世,Francis I,1494—1547)风流倜傥的生活和他身边的一些人和事进行了讽刺,其中包括一位重要人物,即威尔第在信中提到的特里布莱(Triboulet),他是弗朗西斯一世的弄臣(宫廷小丑),剧本通过这个人物的悲剧来陪衬国王的轻浮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