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目推荐:
说到描写战争场面的音乐,古往今来并不鲜见,尤其以柴科夫斯基的《1812序曲》最为著名。其实早有贝多芬的《威灵顿之役》在先,两曲同为击溃拿破仑的主题。威灵顿之役描写英国名将威灵顿率领联军大破拿破仑的法军,而《1812序曲》则描述了拿破仑的军队对俄罗斯的入侵以失败告终的过程。不约而同的拿破仑题材从侧面显示出这一“科西嘉魔鬼”对整个欧洲局势的深远影响。据说贝多芬的一位朋友曾经问他最喜欢哪一部交响曲,贝多芬回答说:“毫无疑问,是第三号交响曲。”——这个故事难以考证,但第三号交响曲——那部曾经题献予拿破仑·波拿巴的交响曲确实是贝多芬最好的作品之一,而后来那部应时之作《威灵顿之役》则无论是品质还是知名度都大为逊色。
说到《1812序曲》中的《马赛曲》,恐怕比代表俄军的民间舞曲和最后的《天佑沙皇》的旋律更为激动人心——老实说,每每听到这个主题,虽然知道它象征了入侵者法军,但总是格外兴奋……其实《1812序曲》中用代表法军的《马赛曲》直到1870年才正式被定为国歌,而在1812年,法国没有国歌。而乐曲尾声中出现的《天佑沙皇》的旋律,直到1833年才被定为俄国国歌——换句话说,如果1812年的当事者穿越时空来到70年后(此曲1882年8月20日在莫斯科救世主大教堂首演),听到这首乐曲,一定会对其中表达出的寓意迷惑不解。
在电影音乐出现之前,音乐对于战争和战斗的描述基本上是象征性大于描述性。由于视觉元素的介入,电影音乐和游戏音乐立即发展出高度成熟的描述性音乐语汇。剑拔弩张、肉搏血拼的冷兵器时代的战斗,凭借《角斗士》及《特洛伊》那般激动人心的配乐为观众重现出那个时代的金石之战。甚至不需要画面,只需听听“角斗士”原声中的《战斗》一曲便可领略其刀兵相见、血肉横飞的紧张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