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符号能力进展多少,物理实在似乎也就相应地退却多少。在某种意义上说,人是在不断地与自身打交道而不是在应付事物本身。他是如此地使自己被包围在语言的形式、艺术的想象、神话的符号以及宗教的仪式之中,以致除非凭借这些人为媒介物的中介,他就不可能看见或认识任何东西。人在理论领域中的这种状况同样也表现在实践领域中。即使在实践领域,人也并不生活在一个铁板事实的世界之中,并不是根据他的直接需要和意愿而生活,而是生活在想象的**之中,生活在希望与恐惧、幻想与醒悟、空想与梦境之中。正如埃皮克蒂塔所说的:“使人扰乱和惊骇的,不是物,而是人对物的意见和幻想。”[1]
——恩斯特·卡西尔
无论是史学、人类学,还是文化研究,都已经提供了充分证据,显示物品对人们之所以重要,不但是因为效用,而且也因其符号上的意义。从广告符号学角度来说,人们的物质消费也是一种精神消费和文化消费。阿尔都塞在《意识形态和国家的意识形态机构》中援引了马克思的例子:英国工人阶级需要啤酒,法国工人阶级需要葡萄酒,人类需要本身就是某种文化的体现。朱迪·威廉姆森在她研究广告的经典著作《广告解码》中指出,广告在人们生活中起着能动的构造作用,广告在某种意义上确定了人的身份,确定了人本身。对广告商来说,只要能够控制符号系统,就可以让商品产生任何意义,此时商品与实用性无关。
[1] [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33~34页,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