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姆·沙因费尔德
1911年,贝尔委员会的报告提出了科学博物馆早期几十年的管理目标。科学博物馆是一项极具野心的建筑项目,是对藏品的再度聚焦,也是对教育的全新诠释。1909年科学博物馆独立后的十年,在文化上极具影响力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相比,“以战止战”(War to End All Wars)在今天看来其历史地位变小了,但是却比第二次世界大战更致命,至少它对国民的心理伤害是毁灭性的,对英国的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是极具破坏性的。约75万男性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前,年龄在15~49岁的男性人数约占7%。当战后生活恢复正常时,人们发现男性人数显著减少。[1]美国历史学家杰伊·温特(Jay Winter)写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大部分战士的家庭都在哀悼。”1914—1918年,全球的关注点就是纪念活动。让逝者安息、落叶归根,不论是身体形式上的或者象征性的,都是亲属普遍的需要。战争结束后,英国社会出现了科学博物馆,此时科学博物馆被迫寻求措施以完成它的使命——疏散现实中到处渗透的哀悼气息。
战争博物馆与和平博物馆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火在国外熊熊燃烧,伦敦的科学博物馆受到了直接的影响。在战争期间及之后的几年里,科学博物馆只在有限的时间内开放南部和西部展区的部分展厅。这两个展区本用来作为1862年国际展览——万国工业博览会的续篇,但场地明显不充足。大量木质藏品很容易引起火灾。于是贝尔委员会就提议用双倍大的空间来安置藏品。[2]展览路建筑的建造始于1913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项目的有限进展并没有立即给科学博物馆带来太大好处。1918年,战争办公室(the War Office)强制性征用未完成的东楼和部分旧展区。直到1922年战争办公室搬出后,工程才再次重启。尽管科学博物馆在后续的几年搬至新地点,但是东楼一直到1928年还未正式开放。尽管经历众多游说,并且科学博物馆馆长和咨询委员会也很努力,但是贝尔委员会提出的建设蓝图——包含中楼和西楼,在大小上与东楼相当——一直到2000年新的威尔康翼展厅开放时才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