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打通了平民知识分子的上升路径,营造了相对公平的官员晋升机制,无论从主政者的角度还是从士人角度,相比于前朝都是一项利大于弊的事情。但是,隋唐时期科举初创,无论从考试方式、考查内容还是录取人数看,都依然存在诸多弊端。
科举在隋唐的第一个弊端就是考生信息公开,容易作弊。唐朝科举没有糊名之法,科考官员可以轻易掌握考生的信息,录取“关系户”也成了轻而易举之事,高门显贵向主考官软硬兼施、徇私舞弊经常见诸于史。中唐时,段文昌曾为宰相,诗人杨凭的儿子杨浑之多次向他行贿,求他向主考官钱徽推举自己。但杨浑之才智平庸,钱徽秉公审卷,没有录取他。段文昌反咬一口,说钱徽科考舞弊,钱徽因而被贬。科考之混乱,可见一斑。马端临评价唐朝科举,认为公开考生姓名等信息可以让考官全面掌握考生情况,“采取誉望”,但他也认为,往往“权幸之嘱,亦可畏也”。[20]
此外,唐朝科举考查的内容也颇有不妥当之处。如前所述,至唐贞观年间,科举确定以明经、进士两科为常列,明经专注贴经,进士则考查诗词文赋等内容,两项难易有别,但都难说是为官所需的“实学”。唐朝文学大兴,但考中进士的诸多才子中,真正在政坛能够大显身手的却不多见。此外,进士科考查范围广阔而难于把握,如白居易一般的文学天才,从初次应试到终于及第都用了十余年时间,更多普通资质的士子只能死记硬背。唐朝类书大兴,其编纂的初衷就是“但见主司命题欲求实学,率皆采取传注,编摭故实,或搜求陈腐之类书,以备场屋之用”[21]。唐朝类书的编纂形式与辑录内容也体现了其“以备场屋之用”的特点。以《初学记》为例,该书著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其时科举之制已定,进士主试诗赋,而《初学记》的编纂目的在其“序言”中也说得很分明:“以近世有摘六经诸子百家之言而记之,凡三十卷,开卷而上下千数百年之事皆在其目前。可用以骈四偶六,协律谐吕,为今人之文以载古人之道。”从编写体例看,《初学记》全书23部,分成313个子目,先列“叙事”,次为“事对”,最后是诗文,其中“叙事”汇集与子目相关的各种资料、典故;“事对”则专列对偶式的典故,下注出处,可为作骈文所参考;“诗文”则择取与子目相关的文学佳句,供作诗为文时的参考借鉴。《初学记》的作者在序中言明“愿学者摭此以成文,因文以贯道,祈至于文王、孔子之用心处而后止。毋为猎取其新奇壮丽之语,雕章缋句,以治聋俗之耳目。”这番劝诫虽然言辞恳切,但效果似乎并不明显。至北宋,欧阳修对此仍颇有微词:“学者不根经术,不本道理,但能诵诗赋,节抄《六帖》、《初学记》之类者,便可剽盗偶俪,以应试格,而童年新学全不晓事之人,往往幸而中选。”[22]不但考试时所作诗文要依赖类书,唐人所作“行卷”之文许多也赖类书所提供的诗文典故。白居易作《白氏六帖》,被后人评论为“使学者不执业不占毕而有博闻之益”[23]之作,唐朝科举的漏洞与局限,于此亦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