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代中国文明 (下卷)

第一节 文学

字体:16+-

一、古文运动

自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又东汉末年,道教产生,中国传统社会主流文化逐渐形成了“儒、释、道”并行的局面。由魏晋南北朝而至隋唐,佛教与道教的兴盛使得自汉朝以来儒家的正统地位不断受到侵蚀,乃至岌岌可危。至唐朝中后期,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韩愈开展“古文运动”,主张以古文(即散文)写作。他在进行文学革新,提出“文以明道”的同时,倡导“儒学道统说”,即“以孟子上承孔子、而自承孟子,并将传统中上承孔子的颜渊排除在道统的主线之外,以与佛教的法统相抗衡”[2]。

历经五代战乱,及至北宋建立与统一,宋朝初年数十年相对和平的环境,不仅使社会经济逐步得到恢复与发展,思想文化领域也渐渐活跃。最为显著的变化,是儒、释、道思想的相互渗透。到北宋中叶,随着陈抟、周敦颐、张伯端的活跃,吸收佛、道学说以阐述儒学的新学派——宋学产生。在“宋学先驱”胡瑗、孙复和石介对儒学经典义理进行探索的基础上,“古文运动”领袖欧阳修为宋学注入了全新的活力,使宋朝思想与文化焕发新生。

北宋的“古文运动”继承唐朝韩愈而来,并伴随着宋学的产生而不断壮大。在此之前,文坛上骈体文盛行,讲究声律,称为“时文”。为保证对仗工整,骈体文常以文害意,导致辞藻堆砌,不得其要领,不切于实用。宋初,梁周翰、柳开等最早开始尝试以古文写作。“其中柳开明确他写作古文的目的,是要继承韩愈的文统和道统。”[3]然而,直至欧阳修,五代以来“文体卑弱”的局面并未得到大的改变。

明道二年(1033),宋仁宗亲政,开始倡导科举制度改革,言曰:“近岁进士所试诗赋多浮华,而学古者或不可以自进,宜令有司兼以策论取之。”[4]此次改革后,科举考试确立起来的追求实质内容胜于文体辞藻的评判标准,为古文运动打开了突破口。以古文进行写作的文人在逐渐取得政治地位后,又积极倡导古文。嘉祐二年(1057)正月,时任翰林学士的欧阳修主持科举考试,对以骈体文应试者“痛加裁抑”。此后,士子由原先习“时文”应举,改为习“古文”应举,“古文运动”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这一年的科举中,涌现出了后来跻身“唐宋八大家”之列的苏轼、苏辙、曾巩。他们与欧阳修、王安石、苏洵一起,成为继唐朝韩愈、柳宗元之后,北宋中叶的古文作家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