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生于西晋泰始三年(267),死于永康元年(300)的“八王之乱”中。在他生活的时期,人们在经历了长期的分裂和战乱后,普遍为天下重归一统感到兴奋和欣喜。国家安定后,纲常名教成为维护和巩固政权的必需品。因此为“名教”正名,调整当时陷入混乱的各种人际关系,补救先前阮籍、嵇康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而造成的思想路线偏离,成为西晋初年的时代课题。
为了回应这一课题,裴撰写了《崇有论》一文,该文篇幅不长,但文约义丰、逻辑严密。有些史料记载,裴著有《崇有论》、《贵无论》二文。但目前仅有《崇有论》流传下来,所以我们目前只能根据这一短篇来研究裴的思想,从中管窥一些倾向和思路。至于裴氏玄学体系的全豹,似乎难以得见。
《崇有论》的基本思想即通过以有为本的本体论来建立一种内圣外王之道。裴认为总括群“有”的存在本身就是本体,除此以外别无本体。群“有”不是抽象的,而是由各个具体的存在总和而成。各个具体的事物,只是群“有”当中分出来的“有”罢了。所以事物生成的脉络可以为人所知晓,即所谓的“理”,“有”是“理”具象化的表现。
裴消解了王弼、阮籍、嵇康等人贵“无”的观点。他认为,人们为了节制欲望而推崇贵无论,然而这却并非最佳对策,反而会导致人们非议礼法引起政治上的统治危机、社会上的伦理道德危机。要解决这一问题,最佳的解决策略只能是礼制和“名教”,而这恰恰落在“有”的范畴。既然“无”的地位不再被承认,那么与之相对应的“自然”也不再重要,要解决当下的问题,不必援引外在的天道或自然,直接从社会存在本身走出一条内圣外王之路即可。
根据裴的说法,只有崇有才能有益于世道人心。然而他的学说也有难以解决的缺陷,比如他将“有”与本体等同起来,那么现象便无从安置。如果说“有”既是本体又是现象,那么他们之间的复杂关系又该如何解释?因此裴虽然批驳了贵无论玄学,但是难以建立一个自洽的崇有论体系。其学说也只能作为何晏、王弼贵无论玄学的反题,通过反面的批驳揭示其不通之处,帮助何晏、王弼完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