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代中国文明 (下卷)

第一节 北魏政权的建立及初期的汉化措施

字体:16+-

由于东汉以来汉族政权长期的内乱和分裂,匈奴、鲜卑、羯、氐、羌等众多北方少数民族开始不断内迁。在争夺黄河流域的过程中相继建立了16个分裂割据的政权,统称“五胡十六国”。

内迁之前的鲜卑族是我国的一个古老民族。他们最初居住在东北嫩江流域兴安岭北部东麓的大鲜卑山。拓跋部是鲜卑族的一支。拓跋部在山林中以射猎为生,并逐渐学会了驯养野生动物。由于茂密的森林不适合畜牧业的发展,他们只好向西迁徒到开阔的呼伦贝尔大草原,过着游牧生活。之后鲜卑拓跋部又历尽艰险从呼伦贝尔草原南迁到今阴山、河套一带,与中原汉族地区相邻。在相邻的汉族农耕的影响下,他们在保留传统的狩猎与畜牧业的同时开始重视农业生产。

386年,15岁的拓跋珪趁前秦淝水之战后中原处于四分五裂之际,在牛川(今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境内塔布河)自称代王,重建代国,年号登国。定都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同年四月,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

北魏刚建立时,外有高车、柔然等周边游牧民族的侵扰,刘显、刘卫辰两个强敌的威胁;内有拓跋窟咄等少数野心家对政权的觊觎。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年轻的拓跋珪经过几年的征讨,将北魏周围各部大都征服,之后又大举伐燕,挺进中原,夺取山西、河北地区的大片土地。在新征服的地区,拓跋珪在政治上,采用汉族官制,任用儒生担任刺史、太守、尚书郎以下各官职;在经济上,招抚流民,劝课农桑,争取人心,发展经济。

为了统治的需要,拓跋珪于天兴元年(398)七月把首都迁往平城(今山西大同),将平城改称代都。

学习汉族的城市建设及城市管理制度。为了稳固在汉族农耕地区的统治,拓跋珪首先仿照汉族的建制在平城展开大规模的营建,北魏平城分为廓城、宫城和汉代旧城3个部分。廓城与宫城南北相对,廓城内有许多坊。廓城内建有佛教寺院和道观。旧城位于廓城的东部一隅。宫城就是拓跋珪定都平城时开始营建的。拓跋珪把大量的拓跋部、汉族和其他北方少数民族的人民迁到平城周围。北魏仿效汉族的城市管理制度,在平城设置司州、代尹和平城县等各级行政机构。北魏实行严格的坊市制度,坊市分开,定时启闭城门和坊门。为了方便学习汉族选进的文化,拓跋珪“命郡县大索书籍,悉送平城”[1],还专门在宫城修筑了存放图书的殿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