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代中国文明 (下卷)

二、高僧译经和著述

字体:16+-

佛教作为域外文明传入中国,其教义经书都是梵文,要使佛教教义为中国人所了解,必然面临着梵文经文的译介。在佛教传入中国的几百年过程中,佛教最终为中国人所接受,离不开历代高僧对佛经的译介与著述。魏晋南北朝是佛教的重要发展时期,高僧辈出,有来自西域或天竺的僧人,也有本土成长的僧人。他们既是译经者也是传布佛法者,所到之处,立寺讲经,推进了佛教在南北的传播和普及。

(一)佛教基本教义

佛教产生于古印度的宗教,完全不同于中国文化。佛教本身在释迦死后100多年之后分成两大部派,上座部和大众部,两大部内又各分出10个和8个部派。2—3世纪,马鸣创大乘教派,之前旧派称小乘教派。大乘学说认为诸法皆空,空亦是空,因此也称为空宗。最初传入中国的是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出现后也很快传入中国。

佛教的基本教义是四谛,为各个派别共同承认。四谛即苦、集、灭、道。苦、集为一对因果关系,解释世间;灭、道为一对因果关系,解释出世间。

关于苦,《增一阿含经》:“所谓苦谛者,生苦、老苦、病苦、死苦、忧悲恼苦、怨憎会苦、恩爱别离苦、所欲不得苦,取要言之,五盛阴苦。”苦是世间的普遍存在形式。集是解释世界现象及诸苦的原因,灭是解脱世间烦恼,达到涅槃。道是达到灭的修行方法。

集谛内容包括五阴聚合、十二因缘和业报轮回。五阴也译作五蕴,指色受、想、行、识5种现象。色阴有四大(地、水、火、风)、眼、耳、鼻、舌和色、声、香、味、触。受是主体对客体的感受,有3类:苦、乐和不苦不乐。想是感受之后的思维活动;行是思维活动中决定行为的因素;识是认识活动得以发生的载体,有六识即眼、耳、鼻、舌、身、意分别具有见、闻、嗅、味、触、思维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