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的开凿,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促进国家的统一,但统一的王朝也更需要运河来构建交通网络,尤其是漕运体系。隋朝对运河的开凿,也可以看作是在经过数百年战乱之后,对国内不同区域经济整合趋势的回应。一般来说,提起隋朝的运河,不可避免地要使人联想到隋炀帝,开凿运河也使得隋朝灭亡。不过,隋炀帝开凿运河,却是继承了隋文帝的遗志,父子二人对运河开凿的努力,可谓是一致的。
隋炀帝在位15年,他在大业前期,颇有大展宏图之意,在职官制度、赋税制度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改革,并废除地方总管,改州为郡,率先实行了进士科考试等,但他留给后人最为著名的遗产,就是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经济开发很早已经开始,秦国开凿郑国渠,灌田4万顷,汉代开白渠,又灌田4500余顷,史称“关中自汧、雍以东至河、华,膏壤沃野千里”[17]。但在东汉末年的战乱以后的300余年间,关中已成为胡羌杂居之地,长期失修的灌溉系统仍难以迅速恢复,农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作为首都所在地的关中,必须依赖关东地区的漕运。隋文帝时期,为保证关中平原的漕运,隋文帝曾有开凿广通渠之举。自关东漕运至关中的漕粮,除面临三门峡的砥柱之险外,还必须处理渭水河道弯曲多沙的问题。于是在开皇四年(584),隋文帝命宇文恺开凿渭渠,“引渭水,自大兴城东至潼关300余里,名曰广通渠,转运通利,关内赖之”[18]。这条漕渠于六月动工,九月应已完工。该渠命名为广通渠,应该是因为经过华州(今陕西华县)广通仓下而得名。广通仓建于开皇三年(583),是关中的主要水运仓库,与卫州(今河南淇县)黎阳仓、洛州(今河南洛阳市)河阳仓、陕州(今河南三门峡市)常平仓等齐名。广通渠的开凿,解决了国都长安的粮食问题,渠旁民众也从中受惠,故又称其为富民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