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代中国文明 (下卷)

第二节 君为元首、臣作股肱——贞观君臣的和谐关系

字体:16+-

众所周知,唐太宗的帝王之路充满曲折,既有父子冲突,又有兄弟反目。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对人才的争夺与任用是唐太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唐太宗之所以能在玄武门之变中击败李建成与李元吉,秦王府府僚的谋划推动之功,绝不可没。上台之后,他更加重视臣僚在帝国治理中的重要作用。贞观初,唐太宗曾对萧瑀说:

朕少好弓矢,自谓能尽其妙。近得良弓十数,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也。”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正,则脉理皆邪,弓虽刚劲而遣箭不直,非良弓也。”朕始悟焉。朕以弧矢定四方,用弓多矣,而犹不得其理。况朕有天下之日浅,得为理之意,固未及于弓,弓犹失之,而况于理乎?[4]

为了集思广益,他下令五品以上的京官轮流值班,以备顾问,随时引对,询访民间疾苦以及政务得失。在唐太宗眼中,即便是贤明之君,也须有良臣辅佐。他曾对臣下说:“正主任邪臣,不能致理;正臣事邪主,亦不能致理。惟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他还曾教谕群臣:“君臣本同治乱,共安危,若主纳忠谏,臣进直言,斯故君臣合契,古来所重。若君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亡,不可得也。”正因如此,唐太宗从未独揽贞观年间社会安治局面的功劳,而是非常肯定群臣对自己的匡正之功,他认为“此非朕一人之力,实由公等共相匡辅”。在唐太宗的提倡之下,君臣和谐、同体共治的理念成为贞观君臣的共识。比如魏徵在贞观十四年(640)的一封奏疏中说:

君为元首,臣作股肱,齐契同心,合而成体,体或不备,未有成人。然则首虽尊高,必资手足以成体;君虽明哲,必藉股肱以致理……委弃股肱,独任胸臆,具体成理,非所闻也。[5]

在魏徵看来,君主好比是人的头脑,臣下好比是人的四肢,只有彼此同心,才能治理好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