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中原王朝时常遭受周边少数民族势力的侵扰。依常态言之,中原王朝稳定强盛之时,周边民族政权多宾服朝贡;反之,则多骚乱攻侵。虽然中国古代尚无现代意义上的、明确的国界概念,但这些民族政权的臣服依然构成了历代君王功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到隋末唐初,中原王朝面对的最主要少数民族势力来自西北边的突厥。
突厥兴起于南北朝时期,至杨隋建国,已经成为隋朝北部边疆面临的主要威胁。隋末中原动**,大量中土之人北奔,让突厥更加强盛,史称“控弦百余万,北狄之盛,未之有也。高视阴山,有轻中夏之志”。唐高祖太原起兵之时,还曾特意派遣刘文静至突厥请援,甚至为了避免腹背受敌,主动称臣于突厥。唐太宗即位之后的贞观四年(630),李靖、李世[img alt="" src="../Images/image190-1.jpg" /]、张宝相等人率军大破东突厥,并生擒颉利可汗,从而消除了让李唐朝臣耿耿于怀的心头大患。为此,号称“绝不放赦”的唐太宗,以克定东突厥大赦天下,体现出此事在他心目中的重大意义。同一年,包括奚、霫、室韦等在内的东北诸夷共10余部皆内附;伊吾城主内属入朝;高昌王[img alt="" src="../Images/image283-1.jpg" /]文泰入朝上贡。也就是在这一年,各族君长诣阙上表,请以唐太宗为“天可汗”。各民族内附在这一年形成一个小**。贞观七年(633)十二月,唐太宗于汉故未央宫置酒设宴。席间,太上皇李渊命突厥颉利可汗起舞助兴,又命南蛮酋长冯智戴咏诗为乐,并由衷地感叹道:“胡、越一家,自古未有也。”唐太宗起而奉觞,为父祝寿道:
臣早蒙慈训,教以文道;爰从义旗,平定京邑。重以薛举、武周、世充、建德,皆上禀睿算,幸而克定。三数年间,混一区宇。天慈崇宠,遂蒙重任。今上天垂祐,时和岁阜,被发左衽,并为臣妾。此岂臣智力,皆由上禀圣算。[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