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和谐之诗:乐游法兰西

喜歌剧之争

字体:16+-

所谓的“喜歌剧之争”(La querelle des Bouffons,也叫La guerre des Coins),是一段发生在1752年到1754年间的笔仗和口水战。回顾这段往事,不仅有助于我们融会贯通18世纪的歌剧史,还对当今我们国家的歌剧发展事业有着重要的启示:因为喜歌剧之争的核心问题,在坚持歌剧的民族化道路,以及如何对待意大利歌剧对民族歌剧的影响;喜歌剧之争的更深层次问题是,在文化竞争的世界地图上,民族文化和国家性格之定位。故而在今天,喜歌剧之争不应该仅仅被我们当作一段过去的故事。

到了18世纪中叶,整个欧洲的歌剧舞台都被意大利歌剧所占领—只有一个例外,那就是法国的歌剧舞台。泾渭分明的两派人士互不相让,两方都有自己的理论和实践依据。一方是团结在拉莫身后的法国“本土派”,主张坚守吕利开创的法国“音乐悲剧”传统;而另一方则是团结在让-雅克·卢梭身边的“洋务派”,他们主张借鉴意大利歌剧来改造法国本土歌剧。矛盾到了1752年正式浮出水面。当时有一个意大利剧团到巴黎巡演,在歌剧院演了不少喜歌剧,包括佩戈莱西的喜歌剧《女仆作主妇》(La serva padrona)。这出戏早在1746年就曾在巴黎上演过,但是没有像这次一样引起轰动效应,因为这次演出不是在别处,而是在鼎鼎大名的歌剧院,这里极少上演搞笑娱乐的喜歌剧。这个轰动效应就好比今天流行音乐在国家大剧院连演50天一样,让许多人无法接受。需要指出的是,18世纪时意大利歌剧已经有了长足发展,歌剧大致说来能分为正歌剧和喜歌剧,正歌剧是传统的严肃题材,而喜歌剧则插科打诨,以逗乐观众为能事,当然老百姓也喜闻乐见。1752年佩戈莱西的这部《女仆作主妇》取得了巨大成功,一票难求,街头巷尾都在议论这部歌剧。人们基本分为两派,厌恶它的认为它败坏了歌剧的品位,降低了歌剧院的水准,而赞成的则对这种意大利喜歌剧推崇备至。伟大的思想家让-雅克·卢梭在这场斗争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他在1753年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文章,力赞意大利喜歌剧,尤其是这部《女仆作主妇》在艺术上取得的巨大成就,认为无论是歌唱艺术还是旋律的统一性,无论是对话还是品位,都趋于完美。他同时还指责法国音乐家无法理解这种美。他对法国音乐的批判在今天看来似乎过于严厉,他写道:“我相信法国音乐中既没有节奏也没有旋律,因为这种语言无法做到;法国式的歌唱不过是持续的鬼哭狼嚎,让所有人难以忍受;和声极其粗野,没有表现力,只能让人感受到其业余;法式咏叹调并不能称之为咏叹调;法式的宣叙调也不能称之为宣叙调。一言以蔽之,我认为法国人没有音乐,也不会有音乐;或者说假如他们有,活该他们倒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