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后马克思主义在法国产生的理论背景和历史氛围
虽然后马克思主义的事业在英美比较兴隆,涌现出自己的“旗手”拉克劳和墨菲,但真正说来,后马克思主义的故乡并不在英美,而是在法国。法国何以是后马克思主义的故乡呢?我们认为,后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背景须从两个方面的因素去考虑:一是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后期发展去考虑;二是从晚期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去考虑。
我们知道,“后现代”这个概念早在19世纪中后期就已产生,直至20世纪40年代,“后现代”都是作为文学艺术和美学的评论用语。但到20世纪50年代,这个概念开始登上人文科学的其他学科。最早在其他人文学科上使用这个概念的是美国的文化历史学家勃纳德·卢森堡,他在他的《大众文化》(1957)一书的序言中,使用了“后现代”这个概念来描述大众社会中的新生活状况。他说:“随着汤因比的西方飓风席卷了全球,引起了整个世界的迅速城市化和工业化……被商品所包围的后现代人,本身也变成了整个文化过程中的一个可以被互相置换的部件。”[1]在同一年,经济学家彼得·德鲁克出版了《明天的里程碑》(1957)一书,副标题用的就是“关于新的后现代世界的报告”。直到1960年之前,“后现代”这个概念已经进入社会学或哲学甚至是马克思主义领域。例如,一个名叫C.赖特·米尔斯的美国作家在《社会学的想象力》(1959)一书中说:“现代时期正在被一个后现代时期所取代。”他宣布:许多过去的期待与想象,以及思想和情感的通用范畴已不再适用。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和自由主义已不再令人信服。
到1961年,“后现代”概念已经深入人心,以至休斯顿·史密斯认为,朝向后现代概念的转变已经极大地影响了当代科学、哲学、神学和艺术。他认为西方思想已经发生了巨变,从而把“后现代精神”从后台推向了前台。60年代初,就有较为系统、较为详细地介绍后现代时期观点的著作出现了,其中英国历史学家G.巴勒克拉夫的《当代历史学导论》最为著名,他在书中建议用“后现代”一词来描述这个继现代历史而来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