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湖南地理

第八节 衡阳市

字体:16+-

衡阳市位于湖南省中南部,因居衡山之南而得名。相传“北雁南飞,至此歇翅停回”,故又称“雁城”,素有“寰中佳丽”之美誉。衡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湖湘文化重要的发源地和国家老工业基地。

现辖南岳、珠晖、雁峰、石鼓、蒸湘5区,常宁、耒阳2市,衡南、衡阳、衡山、衡东、祁东5县。土地面积15310 km2,2012年年末全市常住人口719.83×104,其中城镇人口344.77×104,乡村人口375.06×104。衡阳市区面积608km2,中心城区面积123.68km2,建成区面积114km2。

衡阳地势南高北低,大体上呈盆地形。衡山山脉较高,主峰祝融峰海拔1 300m,但湘江河谷海拔大多在100m以下。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水热充足,但夏秋时节经常出现干旱。

衡阳市的大宗矿产有铅、锌、煤炭、岩盐、高岭土、萤石、重晶石等。铅、锌开采历史悠久,高岭土以质地优良而著称。

湘江流经市境226km,其一级支流有舂陵水、蒸水、耒水、洣水。衡阳历史悠久,战国时期已有一定规模,隋开皇九年(589)设衡州府。此后,先后设立郡、州、路、府、道等行政建制。衡阳人杰地灵,英才辈出,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东汉时期,耒阳人蔡伦发明造纸术,成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宋太宗至道三年(997),衡阳人李士真创建石鼓书院,成为全国四大书院之一。明末清初,衡阳人王夫之(号船山)成为一代理学宗师,开创湖湘文化的先河。1942年设衡阳市,1980年升格为地级市。

石鼓书院

图4-8 石鼓书院

石鼓书院(图4-8)始建于唐元和五年(810),时衡州名士李宽在石鼓山寻真观旁结庐读书。宋至道三年(997),李士真拓展其院,作为衡州讲学之所。景祐二年(1035),朝廷赐额“石鼓书院”,与睢阳、白鹿洞、岳麓书院并称全国四大书院。经唐、宋、元、明、清各朝,书院屡经扩建修葺,韩愈、周敦颐、朱熹、范成大、辛弃疾、文天祥、徐霞客、王夫之等接踵而至,或讲学授徒,或赋诗作记,或题壁刻碑,或寻幽览胜。石鼓书院东滨湘江,依山而建,景色秀美,气势磅礴,是湖湘文化的重要发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