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及时行乐:音乐生态综观解读

阿依达的在与不在台北

字体:16+-

2011年,台北市立交响乐团推出巨献,以3400万台币在台北小巨蛋打造歌剧《阿依达》(AIDA)。首演当日,当舞台灯光亮起的刹那,号称从罗马原装空运来台的舞台雄伟夺目,古典风格的服装华丽细致,外国歌手卖力演唱,克罗地亚指挥巴雷札、意大利导演马提亚分掌前后台。此时,看着节目单上“阿依达在台北”的字样,心中竟顿时出现“台北在那里?”的疑惑。

台北市立交响乐团长年有自制歌剧的传统,平均每乐季都有一档新制作。

至于这出戏,是否如同台北市市长郝龙斌在节目单上所写“各大剧院也都以搬演《阿依达》来评定制作的能力”,不免让人打个大问号。若威尔第天上有知,可能会先站出来,为其他作品抱不平。

《阿依达》上演前历经多事之秋,原本担纲男主角拉达梅斯的著名男高音里契特拉因车祸去世,改由意大利男高音马勒尼尼顶替。马勒尼尼发挥一贯平稳,堪称“安全牌”;饰演女主角阿依达的女高音卡芭图,音色、外型皆不如她的情敌—由次女高音芮那尔蒂饰演的埃及公主安奈莉丝,她在演、唱上表现得差强人意,也难怪男主角再怎么唱也“热”不起来。

在崇尚现代风格的全球歌剧舞台,此次来自罗马歌剧院的舞台、服装和道具主要以仿古取胜,舞台上巨型的石柱令人想起埃及路克索的卡纳克神殿,石柱后方的塔门如同伊迪芙荷鲁斯神殿的复制品,搭配台上复古氛围,导演的手法倾向保守,除了对于几场群戏努力铺陈,其刻画仇恨与爱情的力道,以现代剧场的眼光看显得平淡。相对于舞台上内敛的情绪,台北市立交响乐团在演奏上表现得可圈可点,成功完成以音乐支撑剧情的使命。

在台湾能有机会观看全本歌剧本属不易,台北市立交响乐团以大手笔,租借来自“歌剧原乡”意大利的舞台、服装,希望让观众大开眼界。但症结在于,台湾文化发展至今,难道还停留在开眼界的肤浅阶段吗?相信当初,团长黄维明设想在台北小巨蛋打造《阿依达》,心中多少怀抱理想,或许如同他在节目单里所说:“国际化的制作团队,兼具传统和创新的新风貌,让台湾自制歌剧的能力与世界齐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