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是一呼一吸吐出的气息,尤其声乐,通过元音辅音交融掺和,语音(Phonetic)层次里面,织体柔顺挤压成分比例不等,带上一进一出的呼吸,就有音响乐丝。可以想象,音乐家对人声的迷恋不是没有道理。今天骑车去学校,偶然听到施瓦茨科普夫(Schwarzkopf)的理查·施特劳斯《摇篮曲》(Wiegenlied / Lullaby)Op. 41, No. 1,清晨的哈德逊河水,瀛光淡泊一青,音乐穿空入云,声音是不断吸进脑门的穹苍,然后由脑盖后面通透出来,不断绽开升腾的弧线悠扬。
这音乐让我想起艾利·阿美玲(Elly Ameling)的亲近无间,埃玛·柯克比(Emma Kirkby)的纯净直接,阿尔弗雷德·戴勒(Alfred Deller)高音里的温暖,更让我听到西蒙娜·柯尔姆斯(Simone Kermes)呼唤出来的灵魂,尽管她的音乐充满戏剧色彩,但她从来不在个别音符上面作态。柯尔姆斯没有堵在前面的声音,呼吸流畅之间,造型塑像之时,音乐藏在背后超越,在行将破碎消失的边缘悬空。柯尔姆斯唱的什么我都喜欢,但是她的巴洛克真正让我出神。
21世纪初的今天,尽管历史已经洗去19世纪浪漫主义嗡嗡作响,本真主义音乐思潮让文艺复兴和巴洛克音乐热门,可大众文化依然带着现代人的夸张和矫饰的“意大利”眼光,那还不是桑德罗·波堤切利(Sandro Botticelli,1445–1510)的绘画,乔瓦尼·巴蒂斯塔·佩戈莱西(Giovanni Battista Pergolesi,1710–1736)的那不勒斯(Neapolitan)乐派,他们尽管有点怪诞的奇美,可没有过分,即使有点刻意,也是出自内心的自然而然。今天艺术的做作,是电影院里按摩人体模具的作态。因为感觉不良,又要迎合大众口袋里的钱币,所以不得不就俗夸张。更有貌似“高雅”的矫饰商品,比如1994年比利时导演杰拉德·考比奥(Gérard Corbiau)对18世纪著名意大利阉人歌手的“自编”传记电影《法里内利》(Farinelli)[1]。我对新编历史的创造没有成见,对以前音乐重新解释也很热衷,但对插图般的具体描绘,低级趣味的蒙瞒欺骗,加上自以为崇高浪漫的**作态,一定避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