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劳德·莫奈的印象派绘画《日出·印象》
印象派音乐作品的体裁,主要是钢琴和管弦乐。在钢琴音乐中,特别注重柔和朦胧的音色,要求触摸似的弹奏与踏板广泛、细致的使用。在管弦乐作品中,经常使用各乐器组中细分声部的织体写法,突出细腻的色彩表现,用乐队音响的各种色调变幻引起感官刺激,以暗示出对某种印象的感受。在作品结构上,作曲家对传统的“奏鸣-交响套曲”形式已不感兴趣,追求的不再是音乐形象之间的矛盾对比与冲突,也不强调戏剧性的展开手法,这些原则已被一种新的观念取代了。印象派作曲家热衷的是绘画、素描式的标题性音乐,借此渲染出光与影的交替和各种变幻不定的气氛。
印象派音乐的创始人和最主要的作曲家是克劳德·德彪西。他1862年生于巴黎近郊,10岁考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钢琴,18岁转入作曲班学习。暑假期间他曾两次去俄国,担任柴科夫斯基的资助人梅克夫人家的音乐教师,有机会接触到俄罗斯音乐,并深受穆索尔斯基的影响。1884年,他以大合唱《浪子》获罗马大奖,有机会去意大利留学两年。
鲁赛尔的作品《牧神的午后》
此后,他与印象派画家、象征派诗人多有交往,后者对德彪西的影响更为深刻。他经常参加在象征派诗人马拉美家里举行的星期二晚会,他的第一首印象主义音诗《牧神的午后前奏曲》就是根据马拉美的同名诗在1892年写出的。在表现奇特、神秘题材及渲染飘忽不定意境方面,它堪称印象派音乐的代表作。它不仅鲜明地体现了印象派管弦乐作品的风格与技巧,同时也完美地暗示出马拉美的诗中那种如梦如幻的气氛和时而朦胧、时而阳光艳丽的境界。
牧神“潘”是希腊神话中一种头部和上半身像人、腰部以下为兽的神,他带领羊群在森林里一边吹着牧笛,一边跳舞嬉戏。马拉美的原诗大意是:“在一个炎热而倦怠的夏日午后,蜷卧在森林浓荫下的牧神——一个天真而热情的神,从睡梦中醒来,他安静地吹着芦笛,如在梦中。他的幽思驰骋于梦境与现实交错的幻境中。透过他芦笛的声韵,好像在远处湖边的芦苇里,有河川仙女在那里戏水,他弄不清这是现实还是幻影,于是爱的热情立刻高涨。然而幻影消失了,他的幻想又遨游于空想的世界里,将爱的女神维纳斯揽于怀中,感到一阵销魂而冒渎的喜悦。不久这个幻影也消失了,阳光和暖,绿茵宜人,他又蜷卧下去,进入梦乡。”德彪西的乐曲微妙地把握住诗中奇幻的气氛,表现出情调柔美细腻的感官世界。长笛首先吹出牧歌风格甜美舒适的主题,描绘出夏日沉静的森林深处牧神梦中的憧憬。主题反复之后,引出一段稍微激昂的双簧管旋律,模糊神秘的情调更加稠浓。中段的主题更加美妙非常,先由木管吹出,再由弦乐华丽地歌唱,极富感官愉悦之美。不久乐曲又回到开头沉静梦幻的主题,然后逐渐微弱,余音袅袅地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