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历史文献能力的可能性
正如有的学者所说“就提高古代汉语水平来说,需要一个较为长期的积累过程。按目前日益缩减的教学时数而言,把这方面的标准定得太高,显然不太现实。包罗广泛的古代汉语知识,不是数十节、最多百十节课堂教学所能系统传授的。不过,换一个角度看,也不要把目前历史学科大学生的古代汉语水平估计过低,因为目前中学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所占比例是不低的。与数十年前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作比较,《古代汉语》要求大学生注意掌握的一千多个常用词,绝大多数已经出现在中学课本中。对于当今的大学生而言,只是要对这些并不陌生的词语更为了解、灵活运用而已。要更上一层楼,则需靠课后及日后努力。至于重视历史要籍的介绍,选文尽量考虑各类体裁,本是情理中事。值得注意的是,各高校现在普遍开设有‘中国史学史’课程,内容主要就是讲述史书编纂及其史学思想,对若干重要史书的介绍篇幅已经相当大。如果中国历史文选过多地涉及这些内容,必然造成课程间内容的重复现象,而且似乎是为中国史学史列举范例一般。这样,中国历史文选就难以说是一门独立的课程了”[1]。所以,要实现中国历史文选课程自己独特的教学任务和目的,突出运用历史文献能力的培养已是大势所趋。这就要求文选教学一方面要让学生接触一定量的历史文献原始资料,增强对历史文献的感性认识,了解古代历史的丰富多彩和传统文化的精致深邃;另一方面就是要精选一些历史文选涉及的课题,让学生进行论证,增强学生对历史文献及其所载述的历史事实和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
那么,在历史文选教学中达到培养学生运用历史文献能力这一教学目的的可能性是否存在?回答是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