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历史文献能力的基本原则
既然在中国历史文选教学中培养学生运用历史文献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必要性和充分的可能性,培养方法就成为需要讨论的问题。讨论这一问题的前提是要搞清楚什么是“运用历史文献的能力”?虽然我们在中国历史文选教学大纲中把培养学生运(使)用历史文献的能力作为规定的教学目的和任务,但对究竟什么是运(使)用历史文献的能力缺乏必要的界定,有关的学术讨论也比较缺乏。以笔者浅见,所谓“运用历史文献的能力”应当主要是指对历史文献性质、内容、价值、特点认知程度以及依据历史文献提供的内在信息,来揭示历史事实真相和历史现象本质并形成历史知识、历史认识的能力。在中国历史文选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和运用中国历史文献典籍的能力这两个目的中,阅读能力主要解决让学生正确了解历史文献讲了什么,而运用能力则主要解决如何评价和利用历史文献。
就培养学生运用历史文献能力的方法而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根据过去的教学实验,仅提出一些基本原则以供参考。
第一,坚持运用能力培养与阅读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原则,根据中国历史文选教学中涉及的文献体裁体例或学术问题,确立培养学生运用历史文献能力的主题和方向。不同的历史文献体裁、体例具有不同的特征和价值,势必也就影响到确立培养学生运用历史文献能力的主题取向。如纪传体历史文献以历史人物为中心,文选教学中本纪、传记的体裁很多,涉及不少历史人物,培养学生利用有关历史文献评价历史人物能力就成为必然取向;典制体方面历史文献则可以培养学生文化制度研究能力;子书体例则可用来培养学生研究思想史的能力;纪事本末体可以用来培养学生研究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能力,等等。文选内容中常常会提供一些主要学术问题的基本史料,让学生以此为基础,对在学习中国史课程接触的学术观点进行回溯性论证。这样。通过多层次的课题进行多层次的能力培养,形成立体运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