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解字说文:中国历史文选研究

对古文实习室与图书馆共建的几点思考

字体:16+-

北京师范大学 黄益

中国历史文选是历史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之一,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陈援庵先生便先后开设了史学名著选读、历史名著评论等课程,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史书的概况,并切实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这便是中国历史文选课的前身。新中国成立后,周予同先生率先主编并出版《中国历史文选》一书。在前言中,周先生指出了讲授这门课需要达到的两大目标:向学生介绍一些重要的历史典籍及中国史学发展的基本常识;通过讲习典型的历史作品,培养学生阅读并运用一般文言文史料的能力。其中,后者是其重点和难点。

为了更好地达成“授之以渔”的教学目标,一些学校专门设立了学生研习古文的活动室,如北京师范大学的古文实习室、西北师范大学的历史文选工作室等(本文将其称为“古文实习室”)。笔者尚未参加工作,无法从教学的角度对古文实习室的利用展开讨论。仅从学生的角度来观察,笔者认为,古文实习室与图书馆的共建将极大地促进中国历史文选教学目标的实现。笔者就此提出自己的几点粗浅认识,以资参考。

第一,与图书馆的共建、共享,能解决古文实习室难以全面、直观展现古籍全貌的难题。古文实习室的书籍数量较少,无法给学生展示整个中国古籍的基本情况。与图书馆共建、共享资源,可以将古文实践中的一两次课设在图书馆古籍部的藏书室内。根据图书馆藏书处管理人员的统一安排和部署,参观各书架分类书籍以及特色藏品,使学生对图书馆内古籍的内容、类型及分类标准等有初步的认识,并使学生由此对馆藏古籍的数量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第二,与图书馆的共建、共享,能充分发挥专业方向的特长。同旅游时大家会聘请当地的导游同样的道理,进入图书馆进行古文实习时,聘请馆内工作人员进行讲解更便于充分发挥各自所长。承担历史文选课教学的老师,往往在历史专业的研究上独树一帜,但并不一定了解图书馆内古籍馆藏的编目、保存等情况,而馆内的负责人对此往往了如指掌。延请这些老师带领学生“游览”图书馆古籍典藏处,既解决了任课教师此方面的缺失,又能增加学生对古籍更深层次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