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选是高等院校历史系开设的一门很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阅读和使用我国古典文献典籍的能力。我们首先讨论一下旧教材的体例及其特色。
以45院校本为例,原有的教材体例博大。全书共13个单元,加上序篇,共14个单元,“是一部历史文献总集选本,生动地体现了历史学综合性与百科性的特点”[1]。其中又以“史部”为主,设有8个单元,篇幅占到了65%。其余5个单元分别是:经部、子部、集部、民族文献和考古文献。在每一个单元中,又分为四个层次:典籍概述;文章选讲;练习文选;通论。这四个内容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系统,但从目录上就可见“单元制鲜明的纵横体系特色”。在“45院校本”的前言中,主编在“教学建议”中曾提到课时减少对文选课的压力(冲击),明确提出:“教学要作大踏步地改进,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要。”课时减少,质量还要提高,核心有两个,一是教材编写,二是教学方法。本教材的特点之一就是“在有限的篇幅内,容纳充足的知识量。”
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文件的要求,要建立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只有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相应缩小理论教学的课时,唯有这样,才能“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要贯彻这一新的教育理念,适应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适应,随着而起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现在统称为《人才培养方案》)、课时等一系列都要进行修订。原有的理论学时必须再次缩短,明显带来两个问题,一是在有限的学时内课程讲不完,老师不得不选择部分内容进行“精”讲,这样就人为地割裂了课程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原有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主要是:以课堂讲授为主,课下讨论与练习为辅。课堂基本上是灌输式和填鸭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