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跨界交响:美学在艺术中历险

凝结与氤氲——读祝彦春的水彩画

字体:16+-

在祝彦春的画室里,放着两类全然不同的作品:一类是他前些年去新疆的油画写生;一类是他近来创作的水彩人像。这两类作品之间的差距是如此之大,以至于会让人误认为是两个人的作品。在那类写生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油画的诸多优点:准确的造型,华美的色彩,敏感的笔触。这些作品给我们展示了帕米尔高原的奇瑰风貌,以及画家对陌生景观的新鲜感受。这种将写生与写意结合起来而创作出来的情景交融的油画,正是当今许多油画家都在探索的融合中西绘画的新路子。然而,祝彦春并没有沿着这条路子走下去。他将自己关在画室里画水彩人像。由外在的风景或风俗写生,转向对内在的心理或哲学探究;由潮流般的风格,转向私人化的表达。

如何来理解祝彦春的这种转向?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简单地回溯一下历史。

众所周知,我们今天使用的艺术概念,是由18世纪欧洲的美学家们确立起来的。艺术的重要特征就是“无利害性”(disinterestedness),艺术要以“超然”(detachment)的态度与社会实践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psychical distance),最后发展成为“为艺术而艺术”(art for art’s sake)的纯艺术。与这种艺术观念相应,18-19世纪出现了一大批唯美主义的风景画。艺术家热衷于追求异国情调,用猎奇的眼光创造出“如画的”(picturesque)风景。

这种艺术观念遭到了当代艺术的抵制。与现代艺术的“超然”相对,当代艺术强调“介入”,强调与社会的零距离接触,强调艺术自身就是社会事件。艺术的目的不再是艺术,而是艺术之外的各种“关涉”(aboutness)。由此,艺术家纷纷离开画室,介入社会,成为社会事件的参与者和制造者。这就是与“超然”艺术对立的“介入”(engagement)艺术。与这种艺术观念相应,20世纪后半期开始出现了一大批越出艺术边界的“非艺术”(non-art)、“反艺术”(anti-art)或者“后艺术”(post-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