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的椭圆形舞台,白色的墙壁,三把白色的椅子,两扇白色的门,惨淡但并不恐怖的白色灯光……三个人开始叙述他们经历的一次聚会,都号称要毫无保留地讲出真相,但真相始终没有露面。这就是我在先锋剧场观看的话剧《哥本哈根》。
1988年,英国剧作家迈克·弗雷恩根据1941年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到被德军占领的哥本哈根发表讲演,其间与其老师玻尔的一场谜一般的会面。在大约10分钟的散步中,他们究竟说了些什么呢?当年的当事人如今的死魂灵海森堡、玻尔、玻尔的妻子玛格丽特一遍又一遍地回忆,但就是无法达成一致。他们究竟说了些什么?这是20世纪科学界引起广泛争议的一个话题,一个至今无人能解的谜!
我最感兴趣的不是如何去揭开谜底,而是舞台上发生的奇妙的转换:他们是海森堡、玻尔、玛格丽特吗?他们怎么跟我们一样都长着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呀?居然说的还是汉语!他们不是国家话剧院的演员梁国庆、何瑜、杨青吗?然而,他们不明明就是海森堡、玻尔、玛格丽特吗?他们不是在讲60多年前发生在哥本哈根的故事吗?在那个时候,国话的这帮演员还没有出生呢!他们是谁?这是一个让我感兴趣的谜!一个让20世纪的许多美学家感兴趣的谜!
根据美学中盛行的模仿理论,我们会认为是演员在模仿角色,即演员通过自己的表演将并不存在的角色变成了现实的存在。我们通过梁国庆、何瑜、杨青这三个演员的模仿,看到了今天并不存在的海森堡、玻尔、玛格丽特。但是,萨特(Jean-Paul Sartre)却给出了完全相反的解释:“并不是演员将角色变成了现实的存在,而是演员在角色中变成了非现实的存在。”按照萨特的解释,不是国话的梁国庆、何瑜、杨青将非现实的海森堡、玻尔、玛格丽特变成了现实的存在,而是非现实的海森堡、玻尔、玛格丽特将现实的梁国庆、何瑜、杨青变成的非现实的存在。是的,随着剧情的展开,一个奇妙的转换发生了:我们在舞台上看见的仿佛不再是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我们仿佛觉得他们是地地道道的欧洲人,我们甚至忘掉了他们还在说汉语。舞台上的人物既不是现实的演员,也不是现实的角色,而是非现实的、精神性的人物,是在我的想象中出场的艺术人物。正如普莱(G.Poulet)在对阅读活动进行现象学描述时所发现的那样:“这就是通过阅读活动在我身上所发生的奇妙转化:它不仅导致了周围客体的消失,包括我正在阅读的书,而且这些客体还被一群和我的意识密切相关的精神客体所取代。”只有艺术才会导致这种奇妙的转换。这就是艺术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