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摄影和图像制作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画什么和怎么画成为画家们面临的严峻问题。写实绘画在摄影的进逼下走向抽象、写意、超现实;进而越出绘画的边界,走向装置、行为、影像;或者沦为摄影的附庸,走向图像的抄写。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从前那些为画家所守望的独门绝技,完全变成了公开的秘密。我几乎想象不出,还有什么东西非得由画家来画不可!既然如此,画什么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怎么画就变得更加重要了呢?是否意味着画家要从对题材的开掘转向对语言的发明?事实上,跟技术的巨大进步相比,绘画技巧和语言的更新,即使还有可能的话,也是微不足道。高速发展的技术同时终止了画什么和怎么画的问题。如此一来,本来异常严峻的问题,现在就变得不是问题了,画家们可以用任何方式去画任何东西,也许这就是丹托所看到的艺术进入后历史阶段后所呈现的景观。
对于这一点的认识,可能会让画家们变得愤怒绝望,也可能会变得轻松平静。无论如何,今天的画家需要为自己的绘画寻找理由。丹托在将绘画推向死亡的同时,并没忘记开出拯救的药方。丹托的药方是让画家用绘画去“说事”(about),将绘画变成图解观念的工具。为了显示绘画在“说事”方面的优势,画家常常将画面的冲击力发挥到极点。丹托的理论能够很好地解释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各种前卫艺术。我也尝试给垂死的绘画开出药方。我的药方与丹托的完全不同。在我看来,让绘画去“说事”并不能拯救绘画,只能加速绘画的死亡,因为就“说事”的能力来说,绘画远逊于语言。拯救绘画的方式不是让它去“说事”,而是让它“成事”,让它成为一个事件。成为事件跟画什么无关,跟怎么画无关,跟绘画过程有关,跟绘画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感受和体验有关。一旦认识到这一点,画家就应该变得轻松起来。因为不管复制技术如何发达,都无法复制画家的作画过程,都无法复制画家在作画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感受和体验。绘画过程是不可模仿、不可重复的唯一事件。在这种意义上,绘画首先是画家自己的事情,然后才有可能是他人的事情,因为只有画家本人才能真实地感受到绘画过程,绘画过程中的各种感受只配画家本人享用,即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至于画家本人的这段经历和感受是否引起他人的共鸣,则是另一个派生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