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跨界交响:美学在艺术中历险

苦涩的意义——读石建军的油画有感

字体:16+-

在寒冷的冬天的某个下午,我走进了石建军在北京东郊的画室。除了足够大的空间之外,画室内外都简陋到了极点。没有暖气,房子里面的温度不一定比外面高。我努力克制自己不要发抖,但一开口说话,仍然免不了有些寒战。我看见热气随着声音从口中冒出,在面前萦绕,然后很快被寒冷所吸收。当然,不可能有热茶或者咖啡,因为它们与这间画室是那么的格格不入,以至于如同那位卖火柴的小女孩眼中的火焰。我想只发出声音而留住热气,但这是不可能的,而且也不应该。在这个寒冷的房间里,我们需要靠呼出的热气相互温暖。

口中呼出的热气朝墙上飘去,那里挂着比寒冷的空气还要寒冷的画!也许房间里的空气本来没有那么寒冷,因为那些寒冷的画而更寒冷了?也许墙上的画本身没有那么寒冷,因为寒冷的空气而更寒冷了?也许我们本身没有那么寒冷,因为寒冷的空气和寒冷的画而更寒冷了?也许房间的空气和墙上的画本身没有那么寒冷,因为寒冷的我们而更寒冷了?本来就欠敏捷的思维,在寒冷中冻结了,一时找不到这些关于寒冷的问题的答案。

石建军似乎察觉到了我的寒意,有些歉意和羞涩地说:“我就画了这么一些又苦又冷的东西。”我明白他的言外之意:中国当代艺术流行感官欢愉,充满肤浅的快乐和廉价的热情。这些又冷又苦的作品,跟当代艺术纸醉金迷的繁荣景象完全相悖。然而,我从他的语言中并没有读出他对自己作品的当代性的怀疑,相反我读到了一种异乎寻常的坚定。他在坚定地走自己的艺术道路,一条与流行的当代艺术全然不同甚至刚好相对的道路,他要让整个当代艺术作为对照面来映衬他的艺术的意义。

石建军的这种反向选择,让我想起了丹托关于艺术界的风格的论述。在丹托看来,艺术界的风格总是成对出现的。有再现就有表现,就有非再现和非表现。进一步说,有浅薄就有深刻,有享乐就有痛苦。如果玩世和艳俗的当代艺术是以过分正经的主旋律艺术为对照而突显出来的话,那么石建军这种表达苦难的艺术就有可能在跟玩世和艳俗艺术的对照中而获得意义。主旋律艺术越强大,玩世和艳俗艺术就越显眼。玩世和艳俗越强大,表达苦难的艺术就越显眼。从艺术风格成对出现的道理上来说,理应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