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跨界交响:美学在艺术中历险

瞬间与永恒——读徐晨阳的油画新作有感

字体:16+-

绘画的目的究竟是什么?这是自从摄影技术发明以后,每个画家都必须面临的问题。一些美学家认为,绘画已经被摄影所取代,摄影又被数码合成艺术所取代,绘画的使命早已终结。另一些美学家则力图为绘画的存在找到新的理由。有代表性的理由主要有如下两个方面。首先,绘画是一种艺术语言,它与摄影和数码合成艺术使用的语言不同。就像有了汽车之后,人类仍然会跑步一样;有了摄影之后,人类也仍然会画画。按照这种理论,绘画的目的不是再现所画的对象,而是通过绘画语言展示风格和趣味。跟机械摄影和数码合成图片不同,具有个人风格和趣味的绘画是一种高级文化行为。今天绘画的目的,就是要显示这种高级文化行为的成就。不是所有能够制造相似效果的行为,都是像绘画和雕塑一样的高级文化行为。比如,我的镜像跟我一模一样,但我的镜像并不是我的肖像;用克隆技术培育起来的一只羊跟另一只羊一模一样,但克隆羊并不是被克隆羊的雕塑。因为它们都不是通过艺术语言达到制造相似对象的目的,它们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有风格和趣味的文化行为。其次,绘画这种文化行为,可以实现其他文化行为无法实现的目的。一些美学家发现,绘画与摄影之间的区别,并不在于前者不如后者那么逼真,而在于二者的目的不同。对于摄影来说,最重要的关系是与对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对于绘画来说,最重要的是与画家之间的因果关系。一幅逼真的绘画不能在法庭上做证据,一幅模糊的照片却可以。这里的关键不在于它们的逼真度,而在于它们是两类完全不同性质的东西。无论多么逼真的绘画,表达的都是画家的观察、感受和理解,进一步表达的都是画家的情感、趣味和人格。在一些美学家看来,绘画能够表达画家与对象遭遇时的原初感受,在这种感受里面,画家与对象都是以本真的样态存在。绘画乃至所有的艺术,都能够为我们揭示一个比现实还要真实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