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机械复制技术之后,绘画还有什么余地?绘画可以走向抽象,如同康定斯基、蒙德里安、马列维奇等人那样;也可以走向超现实,如同马格利特、达利、米洛等人那样;还可以走向意象,像齐白石、林风眠、吴冠中等人那样。绘画之所以朝这些方向发展,原因在于模仿现实的功能已经被机器所取代,艺术需要在机器触及的范围之外开出新的疆域。然而,随着电脑绘图技术的高速发展,无论是抽象、意象还是超现实的图像都可以由机器制作出来。绘画已经完全失去了自己的领地,难道绘画真的死亡了吗?我不认为如此。原因在于,对于艺术来说,重要的不仅在结果,而且在过程。
贝尔(Clive Bell)和科林伍德(Robin George Collingwood)在艺术进入后印象派时期发展出来的美学理论,对于我们理解今天的绘画仍然有所启示。根据贝尔,绘画的目的是创造“有意味的形式”(significant form)。与一般的形式主义强调形式游戏或者形式本身的审美价值不同,贝尔所说的“意味”不是来自符合形式美的规律,而是来自对形而上世界的揭示。正是在这种意义上,贝尔将艺术与宗教等同起来,因为它们都指向形而上世界。什么是形而上世界呢?这个问题是不能回答的,形而上世界已经超出了人的智力所及。换句话说,形而上世界是不可知的。至此,科林伍德的理论开始发挥作用了。科林伍德区别了再现(representation)和表现(expression)。对任何事先已经确知的东西的描述,都是再现,因此既可以再现外部世界,也可以再现内部情感。只有对事先未知的东西的探索才是表现,在这种意义上表现也就是创造。科林伍德贬低再现为巫术和娱乐,只有表现才是真正的艺术。将贝尔和科林伍德的思想结合起来,我们发现绘画还有一条新途径,那就是对不可知的形而上世界的探寻。鉴于形而上世界是不可知的,如同康德所言,对它的表现只能是否定性的。否定性表现的意义不在结果,而在过程,在过程所记录的精神探索留下来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