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上有两本画册:一本是《马路2006》,是马路先生寄来的,准备用于他即将于新北京画廊开幕的展览。另一本是《重回天堂:德国表现主义》(Paradise Regained-German Expressionism),是一位丹麦朋友带来的,用于2004年9月至2005年1月艾尔肯现代艺术博物馆(Arken Museum of Modern Art)的展览。是什么因素导致我翻阅这两本异时异地的画册呢?熟悉马路的人一定会说,是德国表现主义。因为马路有德国留学的背景,而且似乎与新表现主义有关。而对像我这样不太熟悉马路背景的人来说,这种关系差不多就像他画里的蚊子和飞机一样,除了会飞,别无瓜葛。
我将马路的绘画与近百年前的德国表现主义绘画进行比较,并不是因为它们之间真的有什么因果关系,而是因为我力图在它们之间建立起一种解释上的关系,目的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对比,更好地理解马路,也更好地理解面前这本来自遥远的哥本哈根的画册。
让我从丹麦的那本画册的标题开始。“重回天堂”,说的是一百年前的德国表现主义绘画对人与自然原初关系的表现,这种关系被描绘得那么亲近、那么和谐,其目的不言而喻,是反对现代工业文明造成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疏远和对立。之所以是“重回”,因为人与自然原本如此,画家所做的工作,只不过是在画面上(当然也在部分画家的生活中)重新展现人与自然那种纯真的原初关系。如果说这就是德国表现主义的主题的话,那么在今天看来,尽管它具有更切实际的意义,但由于尽人皆知,似乎是一种陈词滥调了。
马路的绘画首先不是重回。在马路将蚊子与飞机画在一起之前,人类并没有如此这般的经验。在那些画细胞的作品中也存在类似的情况。的确,我们都是从细胞而来,但是人类很长时间都不知道自己从细胞而来,人类很长时间对细胞没有任何经验。马路的绘画不是将我们带入遥远的过去,而是引向不久的将来。向前看,而不是向后看,这是马路区别于德国表现主义的关键所在,也是马路的绘画最具有当代性的关键所在。